做好“最后一公里”銜接,合理編制營運時刻表,精準投放運能……記者從久事公交集團獲悉,龍年春節長假8天,公司日均投放車輛4800多輛,日均客運量87.53萬人次,同比上升44.3%,更好滿足節日期間市民游客多樣化出行需求。
為確保春運期間地面公交與機場、火車站、碼頭、軌道交通“最后一公里”有效銜接,2月14日至3月5日,久事公交開設18條春運專線和2條春運臨時專線,覆蓋虹橋樞紐、上海火車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石洞口碼頭等重要樞紐站點,疏運春運返程旅客大客流。2月14日至17日已營運756個班次,運送乘客6548人次。
通過集團智能分析指揮中心充分利用車載DVR設備、車廂舒適度等信息化手段,對虹橋樞紐東西兩側始發和途經的虹橋樞紐4路、虹橋樞紐1路、173路、189路、320路、316路等8條公交線路進行實時監控,確保運能精準投放。針對夜間集中到達的乘客及小夜高峰,適當加密運能班次,減少乘客候車時長。同時,根據虹橋樞紐夜間抵達的高鐵班次,調整320路和316路夜宵線運能,凌晨2:30前適時調整運能加密班次,解決夜間高鐵到達的旅客出行需求。
為方便高校學生在春節返程高峰期間返校,2月14日至3月5日期間,通過“久事公交乘車通”APP和微信小程序試點推出兩條春運返校眾籌線,分別是從虹橋東交通中心直達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虹橋西交通中心直達松江大學城地鐵站。每個班次預約滿20人開線,一人一座,點對點直達,提供便捷的定制公交服務。本次試點線路利用網絡平臺結合春運出行特點,開啟了傳統公交企業從營運模式向經營模式的試點轉變。
此外,久事公交還在虹橋樞紐、外灘、新開河、南浦大橋、人民廣場等高客流站點設置6個客流觀察點,加強現場監管,及時調整運能,避免客流聚集,并在上下客點增派公交志愿者加強乘客乘車引導、維護乘車秩序。圍繞節日期間市民外出聚餐、走親訪友較多等情況,各公交營運公司提前研判,對住宅小區居民相對聚集線路增加小夜高峰運能,方便市民晚歸,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