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雙層巴士,欣賞沿途風景,新能源雙層巴士為廈門這座旅游城市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近日,32臺金龍純電動雙層巴士正式上崗,主要往返于廈門島東西走向公交主干道線——廈禾路、湖濱南路、蓮前西路、仙岳路等。這也是純電動雙層巴士首次在廈門普通公交線路上投入運營。
這批高級感十足的雙層巴士車身通體為中國紅,以雙子塔、會展中心主體建筑為背景,白鷺與三角梅為襯托,營造“海上花園、詩意廈門”主題,打造“一車一景”的特色景觀,彰顯鷺島元素。
車輛為駕駛員設置“人機共駕”5G智能座艙系統,具備智能誘導功能,并增加側向毫米波雷達,幫助駕駛員更安全、節能行車。同時,該系統與廈門公交GPS智能調度集成控制系統功能和信息傳輸全面對接匹配,具備云數據分析和處理及實時視頻監控功能。
這款純電動公交車俗稱“氣囊車”,即車輪處安裝了“氣囊”,駕駛員可以控制車身的升降和傾斜。比如,當車輛靠站時,可以讓靠近站臺一側的氣囊放氣,使車輛朝站臺傾斜,方便乘客上車;當遇到路面積水或者道路坑洼時,駕駛員可操作氣囊,讓車輛上升,平穩駛過,可減少市民乘車的顛簸感。車輛配有57個座椅,可承載75人,整車采用一級踏步方便市民上下車。每個座位邊均配置2個USB充電插口,可以讓市民在旅行中為手機充電。
目前,廈門的24路、26路LNG雙層巴士已全部由32輛純電動車型替代。其中,26路公交線開通于1993年,一直使用雙層巴士車型進行運營。2009年9月1日,26路采用20臺金龍雙層巴士。2022年7月,廈門公交再次采用金龍XMQ6108車型。這次交付的32臺金龍純電動雙層巴士能繼續更好地服務市民,迎接八方來客。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