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自貢市大安區,自貢漢能氣體有限公司的天然氣轉化制氫裝置高速運轉,產出的氫氣源源不斷地輸送給自貢硬質合金有限責任公司。“我們的設備可年產70萬公斤氫氣,除了供企業使用外,還富余28萬公斤以后可用于氫能示范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羅強說。
自貢漢能氣體有限公司是上海漢興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已在自貢制氫13年。羅強介紹,去年8月,集團總部與自貢東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在沿灘區成立了自貢漢興東恒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導電炭黑生產工業副產氫氣制備高純氫,可實現年產550萬公斤氫氣,預計今年8月投產。
打造漢興能源氫能裝備研發制造基地——該公司這一規劃與自貢氫能產業發力方向不謀而合。依托充足的氫源保障,自貢目前已擁有東方鍋爐、中昊黑元、漢能氣體、川油科技等17戶本土氫能產業鏈核心企業,基本形成“制、儲、運、加、用”氫能全產業鏈,一些技術已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如川油科技50MPa高壓儲氫井技術已在中石化推廣應用;東方鍋爐已發布兆瓦級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槽、270千瓦燃料電池系統以及兆瓦級“氫—儲—冷—熱—電”五聯系統等。當前,東方鍋爐正以高壓氫氣儲罐研制為重點,拓展氫能技術裝備生產線,同時發展重卡、無人機、通用飛機等領域用氫燃料電池。
既要做“內培”,也要做“外引”。以氫能裝備制造產業園為載體,自貢按照“一園兩片區”——西南(自貢)國際陸港片區和東鍋產業園片區布局氫能科研基地、加氫綜合能源站和節能環保裝備、化工容器、氫能裝備制造產業。
“去年11月,自貢成立了氫能產業招商工作推進組,現已招引東方鍋爐儲氫裝備產業、蜀道氫能裝備制造產業園、東方鍋爐氫能裝備產業園三大項目。”自流井區投促局局長鄒競帆介紹,今年將主要聚焦氫能裝備進行招引,上個月密集拜訪了中船(邯鄲)派瑞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亞聯氫能等企業,近期計劃前往北京和天津洽談。
通過整合騰挪閑置低效工業用地,氫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已儲備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陸港片區儲備工業用地熟地516畝。自貢力爭到2025年,產業園面積拓展超1000畝,產值達10億元。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