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工會的掛念和關懷,讓我們在炎熱的天氣里感受到一絲清涼。”一名農民工抱著中鐵隧道局工會發放的清涼飲料和水果高興地說。6月17日,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的中鐵隧道局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項目部,30余名奮戰在工地一線的工人收到了來自中鐵隧道局集團工會的清涼祝福。
據了解,深江鐵路是連接珠三角核心城市群與粵西地區的第一條快速鐵路,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和粵西地區振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珠江口隧道工程是深江鐵路重點控制工程,是國內最深海底鐵路隧道。中鐵隧道局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江口隧道項目送清涼活動拉開了集團送清涼活動的序幕,6月至10月,中鐵隧道局在全國各處的工地都將陸續開展送清涼慰問活動,預計惠及農民工4萬余人。
除發放清涼物資外,各項目部還將結合自身需要,開展專題講座、健康義診、咨詢解答、應急演練等活動,向一線職工普及防暑降溫知識和防汛知識,提升職工自我防護能力。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項目部開展 “送心理關愛到基層一線”活動,有針對性地送團輔課、送心理咨詢,進一步舒緩職工高溫作業下心理壓力。
“連續監測5年自己的身體狀況,就可以得到屬于自己的健康評估方案,感覺形式很新穎,也能讓我精準保護自己的身體。”一名長期在中鐵隧道局廣州地區項目部從事施工工作的工人表示。為進一步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加強勞動保護工作,保障產業工人職業健康與安全,中鐵隧道局工會積極參與到由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衛健委聯合打造的廣州市產業工人職業健康關鍵指標監測項目中,由市總工會和集團工會共同出資,連續5年對廣州地區項目上600名經常在高溫下從事建筑工作的建筑工人進行職業健康監測。
據了解,廣州市產業工人職業健康關鍵指標監測項目的連續監測時間為5年,監測對象共6000人,涵蓋汽車制造、醫藥、建筑等行業職工,根據職工本人從事行業的職業病危害種類來確定體檢內容和體檢時間,通過連續動態職業健康監護,更好觀察分析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與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早期發現職業健康損害或健康指標異常,早期介入職業健康管理與干預,實現勞動者主動健康。廣州市總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每年均會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和開展情況,編制年度廣州產業工人職業健康關鍵指標監測報告,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干預措施及對干預措施進行評估。最終,通過5年連續隊列監測及指引,形成“一人一案”的產業工人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指南和“一企一策”的用人單位職業健康保護行動指南。
中鐵隧道局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廣州市產業工人職業健康關鍵指標監測項目對600名職工進行動態監測評估的同時,集團工會也將時刻追蹤職工的健康狀況,進一步制定更加適用企業職工所從事行業特點的勞動健康保障方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