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2848號建議的答復
財建函[2022]26號
?唐純玉等6位代表:
你們提出的關于延續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政策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城市公交是人民出行的重要方式,具有集約高效、節能環保等優點。發展城市公交對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緩解交通擁堵、促進節能減排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城市公交屬于地方事權,宜由地方承擔相關支出責任
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前提和保障。《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49號)已經明確,將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與當地居民密切相關、由地方提供更方便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地方的財政事權,要逐步將社會治安、市政交通、農村公路、城鄉社區事務等受益范圍地域性強、信息較為復雜且主要與當地居民密切相關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地方的財政事權;對屬于地方并由地方組織實施的財政事權,原則上由地方承擔支出責任,通過地方自有財力安排。據此,城市公交屬于地方財政事權,宜由地方承擔。
二、對于城市公交運營中存在的困難,應堅持問題導向有針對性地解決
(一)關于純電動公交車購置成本高的問題。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技術不斷進步,成本持續下降。經初步測算,在享受購置補貼的情況下,目前10米車型的純電動公交車的購置成本比傳統燃油車高25%左右;在運營環節,純電動公交車每年的使用成本不到傳統燃油車的一半。綜合來看,純電動公交車的總成本低于傳統燃油車,已具有比較優勢。
(二)關于收入下降和經營虧損等問題。關于你們反映的由于居民出行方式改變,共享單車、自駕車出行增加,公交出行分擔率下降,以及城市公交實行低票價、對部分特殊群體執行減免票政策等,導致城市公交出現經營虧損等困難的情況,《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已經提出相關建議。
一是強化規劃調控,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種交通資源,落實各種公共交通方式的功能分工,加強與個體機動化交通以及步行、自行車出行的協調。
二是完善價格補貼機制,綜合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企業運營成本和交通供求狀況,根據服務質量、運輸距離以及各種公共交通換乘方式等因素,建立多層次、差別化的價格體系,合理界定補貼補償范圍,對實行低票價、減免票、承擔政府指令性任務等形成的政策性虧損,地方財政給予適當補貼補償。
據此,各地應根據當地實際,調整優化公交運行線路,提高公交車滿載率,提升公交企業的經營效益;同時考慮社會承受能力、公交企業運營成本和地方財政狀況等因素,合理確定公交車票價體系,保障城市公交合理收益。
三、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的既定政策目標已經實現
由于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的執行,實際形成了鼓勵購買和使用燃油公交車、阻礙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的不良機制,與國家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要求不符。2015年,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完善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財建〔2015〕159號),在對城市公交行業補助總體規模穩定的前提下,通過逐年降低城市公交車成品油價格補助和新增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加大對新能源公交車支持力度,平衡傳統燃油公交車和新能源公交車的使用成本,逐步形成新能源公交車的比較優勢。
從目前推廣情況看,目前,全國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占比接近70%,山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西藏等省份的新能源公交車占比超過80%,深圳、廣州等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占比超過90%,長沙、拉薩等城市公交車全部為新能源公交車。可以說,除少數極寒地區外,我國具備推廣條件的地區已基本實現了新能源公交車的全替代。另外,目前新能源公交車的總成本低于傳統燃油車,已具有比較優勢,新能源公交車運營補助的政策目標已經實現。
四、繼續發揮好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引導作用
城市公交屬于地方財政事權,原則上由地方承擔支出責任,中央財政補貼資金主要是引導和激勵地方主動作為。2022年1月,財政部會同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于調整農村客運、出租車油價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2〕1號),其中明確出租車油價補貼調整為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其中漲價部分的70%由地方統籌用于支持城市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運營。各地可結合實際,用于解決新能源公交車運營困難。
下一步,財政部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發揮財政職責,繼續配合好交通運輸部等有關部門優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
感謝你們對財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
聯系單位及電話:財政部經濟建設司 010-6196 5307
財政部
2022年6月7日
發布日前:2022年6月24日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