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被視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甚至有說法將其稱為終極清潔能源,一方面因為其燃燒產物為水,不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則因為氫能儲量豐富,在大自然中廣泛存在。但是,氫燃料汽車在現階段的普及卻是困難重重,因此不少國家和車企,都先將目光放在了純電車型上。
即使如此,豐田依然沒有放棄對于氫燃料汽車的堅持,近日,豐田汽車的CEO豐田章男,在針對美國加州2035年禁售燃油車、美國2030年實現電動汽車銷量占一半的政策,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混動車型是目前短期的最佳選擇,而長遠來看,氫燃料汽車才是未來。
豐田章男之所以這么說,也不是沒有給出論據,他的主要觀點就是,純電車型的普及目前還面臨很多障礙,比如說電網建設不足,充電基礎設施不夠等問題,純電車型成為市場主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今年以來的鋰電池材料瘋漲大家也看到了,豐田章男指出,未來5至10年間全球范圍內將出現巨大的鋰、電池級鎳等金屬供應缺口,繼而對電動汽車生產和供應鏈帶來挑戰。
“從長遠來看,氫燃料電池車可能是更好的產品,但從短期看,混動汽車仍然是最佳選擇。”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豐田選擇混動車型、純電車型、氫燃料汽車并行發展,把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
雖然口頭上對于純電車型的推廣表示了反對,但是豐田汽車說歸說,做歸做,心口不一。根據豐田汽車的投資計劃,未來九年內該公司計劃投資700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其中將僅有一半是純電電動汽車,也就是450億美元的研發資金,不得不說,作為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豐田汽車確實資金實力非常強。
實際上,誰都知道氫燃料汽車的廣闊前景,目前全球幾乎所有一二線的車企,都在氫燃料汽車領域有所布局,美系的通用福特、德系的奔馳寶馬大眾,日系的豐田本田日產,韓系的現代,中國的吉利長城長安比亞迪,但是,因為較高的研發門檻,龐大的資金投入,以及暫時看不到量產的可能性,很多車企都不得暫時擱置氫燃料汽車的開發,活在當下,發力純電車型。
但是,豐田汽車就是不信邪。2014年12月15日,世界首批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車,第一代豐田MIRAI在日本正式上市。而豐田汽車在氫燃料汽車的研究,自上個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這和日本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四面環海,能源匱乏,即使發展純電車型,電能的來源依然是個問題,因此發展氫燃料汽車才能徹底解決汽車領域的能源安全問題。另外,豐田手握氫燃料汽車海量的專利,自然是不肯輕易放棄。
從另一方面來說,豐田汽車體量大,可以多個技術路線并行發展,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像日產本田這樣的車企,因為體量較小,不得不暫時擱置氫燃料汽車的開發。
盡管在氫燃料發動機車輛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這條通往氫燃料汽車大規模普及的路上可以說依然是荊棘密布。對于氫燃料發動機的研發,即使豐田已經做好了如登山般的心理準備,但是距離登頂依然還很遠。對于豐田汽車來說,雖然嘴硬,但是也懂得要活在當下,一旦純電這塊市場被分割完畢,豐田汽車可能都等不到氫燃料汽車普及的那一天了,新能源賽道是一場長期的馬拉松,笑到最后,才是大贏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