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近日,Nikola改組后的管理團隊正在努力使該公司成為美國境內主要的氫燃料電池商用車上市公司,并克服制造業和信譽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一直在打壓著該公司的股價。
據悉,這家有七年歷史的公司的第一輛電池動力電動貨車于12個月內下線,預計到2023年年底將建造300輛。Nikola表示,計劃在12個月后開始生產氫燃料電池驅動的重型貨車。
這家總部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初創公司表示,該公司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總共訂購了約1500臺,用于牽引半掛車。據悉,尼古拉目前的訂單量遠遠低于該公司2020年報告的14000輛氫燃料電池卡車訂單。
這家擁有新管理層的公司正尋求通過定期推進其計劃來重新獲得動力,該計劃旨在通過租賃包含氫燃料電池貨車,將Nikola與不同的電動卡車制造商區分開來。
Nikola提到,它希望通過與生產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來降低氫氣成本。巴勃羅·科齊納(Pablo Koziner)于8月晉升為尼古拉商業企業總裁,他表示:尼古拉帶來的獨特主張是,在我們引進卡車的同時,我們還將引進氫燃料基礎設施來支持這些卡車。
長期以來,卡車運輸行業一直對氫氣作為電池的輕量化燃料電池的潛力感到好奇。氫燃料電池通過氫氣和氧氣之間的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為卡車的電動機提供能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