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發布全新一代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ALK G系列產品。
據悉,此次發布的G系列產品定位為大型商業化綠氫裝備。在降低設備成本的同時,還保持了產品性能穩定與較低的電耗,適配用氫需求大的化工、冶金、煉化等工業領域。
根據隆基方面測算,1臺2000Nm3/h電解槽相較于2臺1000Nm3/h電解槽,占地面積可節約30%,重量減輕20%,制造電解槽的原材料鋼材可減少9.4噸,相當于減少14噸碳排放。折算到單方成本,可以降低初始投資成本約20%。以年產2萬噸綠氫的中國西部地區光伏發電制氫項目為例,項目大約需要52臺1000Nm3/h電解槽。假設電價為0.2元/千瓦時,那么將這52臺1000Nm3/h電解槽替換成26臺2000Nm3/h電解槽后,折算到單位制氫成本,可以下降4.68%。
隆基氫能方面表示,公司不僅攻克了大型電解槽的技術研發,還將其應用于富氫冶煉,并且通過商業化訂單成功落地。這項“以氫代碳”的技術變革,至少降低焦比10%、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鐵產量增加13%,節能降碳效果顯著。
在發布會現場,隆基氫能與興國鑄業簽署了氫冶金綠氫裝備戰略合作暨3000Nm3/h電解槽購銷協議。隆基氫能方面表示將攜手興國鑄業,針對冶金行業中綠氫應用面臨的關鍵問題協同創新攻關,共同推進相關成套技術與裝備的開發和應用推廣。
近日,秦創原科技成果產業化暨新型儲氫材料與氫動力電源產品發布會舉行。
此次發布的是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成永紅團隊在儲氫領域研發的首批科技成果產業化產品,產品在儲釋氫密度、安全性等方面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獲得國家科技部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最高獎,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科技成果轉化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標志著陜西在儲氫領域材料及氫能應用場景上取得新突破。
西安一九零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現場展示了金屬氫化物石墨烯復合儲氫材料、固體儲氫材料的氫動力電源等系列成果。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發布的新能源固態儲氫材料技術,為華電在大規模儲運氫、MW以上級并網發電等領域提供了更經濟、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中國華電將提供大量應用場景促進雙方加快產業示范合作。
近幾年,西咸新區作為陜西省氫能產業核心區,把氫能作為主導產業鏈,以最優營商環境、最大政策力度、最強金融支持,助推氫能產業鏈加速聚集。
秦創原創促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型儲氫材料產品的發布有望顛覆現有氫氣存儲與輸運方式,同時,氫動力電源產品的發布,開辟了氫能應用的新途徑、新范式。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