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5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會同河南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超大直徑巖石隧道掘進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燃料電池客車整車開發及示范”兩個省創新引領專項進行了綜合績效評價。邀請浙江大學、吉林大學、鄭州大學等省內外知名專家參加綜合績效評價,專家組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聽取了項目匯報,審查了驗收資料,考察了生產現場,經質詢和討論并形成專家意見,“超大直徑巖石隧道掘進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等2個省創新引領專項順利通過了技術、財務專家驗收。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技術總師史冬梅、省科技廳副廳長劉英鋒、二級巡視員陶曼晞、市科技局副局長張朝峰參加會議。
“超大直徑巖石隧道掘進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開展了超大直徑TBM關鍵部件及整機集成系統研究、馬蹄形超大斷面開挖、滾刀刀圈延壽等關鍵技術與應用,完成了TBM刀盤驅動系統動力學分析,突破了超大直徑TBM成套裝備技術,形成了整機集成設計體系,完成了研制直徑≮10m的超大直徑TBM的制造目標,達到了河南省創新引領專項項目任務書各項指標要求。
“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燃料電池客車整車開發及示范”項目,開展了燃料電池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臺、高可靠高環境適應性燃料電池系統、高可靠高安全車載氫系統、整車集成及系列化產品等研究開發工作,研制了燃料電池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臺和燃料電池客車系列化產品,取得了2個整車產品公告,形成了面向商業化的氫能供應鏈解決方案,并實現了整車批量化示范運營,達到了河南省創新引領專項項目任務書各項指標要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