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四川在線記者從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路成都局”)獲悉,今年上半年,鐵路成都局在川鐵路建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6.7億元,同比增加43.83億元,同比增長30.7%,巴南高鐵、渝昆高鐵、川青鐵路、成渝中線等鐵路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計劃通車項目如期推進
6月14日,西南地區最大的動車所天府動車所東側車場建成投用,與成都東動車運用所一體聯動,實現成都“陸地航母”“雙艦齊發”,成倍提升引入成都鐵路樞紐動車組存放及檢修能力。據鐵路成都局成都動車段天府動車所主任楊磊介紹,自投用以來,天府動車所已配屬CRH1A型動車組20組,承擔省內成雅、成自宜、成遂渝等線路和成都至武漢、貴陽等地旅客運輸任務,組織開展一級修149組次、二級修18組次,有效保障列車運行安全。
天府動車所調度室內,調度人員正在編排生產計劃。中國鐵路成都局供圖
6月27日,新建巴南高鐵開通運營,巴中結束了不通高鐵的歷史。巴南高鐵是川渝地區與陜西地區客運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成渝“雙圈”城際鐵路網、加快沿線旅游資源開發、促進沿線地區經濟和川東北經濟區快速發展、加快川東革命老區發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巴南高鐵開通以來正值暑運高峰,部分車次是一票難求。
在川西高原,今年即將通車的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建設正在加快推進。6月29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全線鋪軌完成;7月10日,川青鐵路鎮黃段3座新建設車站全部完工。
計劃今年通車的渝昆高鐵渝宜段在6月21日啟動了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目前,渝昆高鐵渝宜段正進入各種設備調試階段,下一步將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重難點工程工期有保障
據鐵路成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下半年,四川省鐵路建設任務依然繁重,將全力確保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渝昆高鐵重慶至宜賓段建成投產,確保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渝昆高鐵等項目重難點工程施工按計劃推進。
施工中的成渝中線項目蜀安隧道盾構井。中國鐵路成都局供圖
同樣是高原鐵路,抓住一年中條件相對較好的黃金施工期,西寧至成都鐵路建設正抓緊推進。在海拔3800米的瑪莫柯2號隧道,為了防止高原缺氧,建設單位建設了高壓氧艙,并大量采用機械施工,降低勞動強度。中鐵二十五局項目負責人萬炳宏介紹,瑪莫柯2號隧道全長約2公里,為西寧至成都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不良地質有淺埋、偏壓,圍巖松散破碎,目前正洞掘進已突破400米大關。位于松潘縣境內的包座隧道、牧場村寺隧道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正在進行攻堅施工,據中鐵二局西成鐵路項目副總工程師李茂源介紹,兩座隧道正線累計開挖2303米,較計劃工期提前49天。
位于達州市宣漢縣的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十三標施工現場,全線最長斜井——七星坪隧道2號斜井轉正洞施工已展開最后的沖刺,中鐵十七局西渝高鐵項目部工區經理董磊介紹,長約14公里的七星坪隧道是全線控制性工程,正洞已累計開挖2313米。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標志性工程——成渝中線高鐵1標蜀安隧道建設現場,全線安全風險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2號盾構井結構施工實現了封頂。承建方中鐵十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標志著該工程由明挖施工階段正式轉換到盾構施工階段,目前正全力準備盾構機始發掘進。成渝中線高鐵成都車站擴能改造站房工程項目的施工現場,20余臺大型機械設備、百余名建設者奮戰酷暑,中鐵八局成都車站站房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倫介紹,力爭今年完成成都車站擴能改造東、西上蓋公園主體結構70%。
成都車站擴能改造站房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人正在進行樁基施工。中國鐵路成都局供圖
同樣緊密聯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成達萬高鐵,今年上半年投用的目前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雙塊式軌枕廠,已完成10萬根無砟軌道混凝土軌枕的生產。中鐵北京局成達萬高速鐵路軌枕廠廠長張明表示,這代表著軌枕已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為后續軌枕預制及運輸按期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