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圳機場、深圳觀光巴士上線AI智能翻譯設備,受到不少國內外旅客點贊。
更快、更精準
深圳機場引入翻譯“黑科技”
在深圳機場出發大廳和外籍人員一站式綜合服務中心,就能見到新上線的AI翻譯“神器”。一臺小巧的AI儀器配合手機使用,就能為境外旅客提供100多種語言的外語同聲翻譯服務,機場服務人員通過這個“神器”,可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順暢交流。
深圳機場啟用的AI翻譯設備搭載的是國內主流的AI大模型,能夠翻譯100余種語言。通過該設備,只需在手機中輸入或說出想要表達的內容,就能迅速得到準確的翻譯結果,以文字或語音的形式呈現,并支持跨應用翻譯,使用者可以通過其在微信等通信平臺上實現無障礙交流,有效提升了深圳機場對外籍旅客的服務能力。
“這是深圳機場積極探索服務場景AI應用,加快構建多語種、智能化航空出行服務環境的一項創新舉措。”深圳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下一步,深圳機場將在更多的服務場景中上線AI智能翻譯設備,全面提升機場國際化服務水平,助力深圳加快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多種語言講解器
幫助外國游客了解深圳城市脈絡
除了機場以外,為提升外國旅客在深旅游觀光的體驗,深圳觀光巴士配備了768套多語言講解器。該講解器由深圳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結合GPS系統進行實時定位設置,從而實現可隨著巴士行駛即時播報所在站點和周邊地標景點的信息,游客可以邊觀光邊了解每個景點和地標的詳細情況。
據了解,該講解器可提供中文、粵語、英語、西班牙語、俄語、法語、日語、韓語8種語言講解,受到外籍游客的歡迎。
深圳觀光巴士現有五條主題線路,覆蓋福田、南山、羅湖、龍崗、寶安等區域,串聯城市地標和著名景點,多種語言講解器能夠打破語言障礙,幫助外國游客了解深圳的歷史、文化及城市建設,提升游覽體驗,助力深圳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