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空俯瞰,455個墩身昂然挺立,在農田、河流、山川中跨越穿梭,仿佛一條下肢穩健的巨龍盤旋于湖州大地上。這是日前記者用無人機俯拍滬蘇湖鐵路湖州段Ⅰ標段的雄壯一幕。“目前橋梁鉆孔樁、承臺、墩身均已基本完成,正加快連續梁鋪設。”該標段工程部部長朱國應說。
據悉,滬蘇湖鐵路總投資380億元,全長163.8公里,通車后湖州到上海最快只需40分鐘。“目前,路基與橋梁完成三分之二以上,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湖州市滬蘇湖與湖杭鐵路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以來,湖州市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大交通、新基建有利政策窗口期,聚力打造“軌道上的湖州”,軌道交通建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上半年,湖州市軌道交通完成投資22.88億元。其中,滬蘇湖鐵路全線架梁貫通在即,合杭高鐵湖杭段進入試運行階段,杭德市域鐵路三個站點進入主體圍護結構施工階段。
“我們以比高效服務、比攻堅克難、比亮點特色等為主題實踐內容,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湖州市滬蘇湖與湖杭鐵路建設指揮部介紹,面對疫情,參建各方緊密配合、勇于擔當,妥善解決材料運輸、施工人員到位等問題。
合杭高鐵湖杭段從既有湖州站引出,經南太湖新區、吳興區、德清縣,最終到達桐廬縣,新建線路長約137.8公里。“目前鐵路正在試運行,我們對高鐵運輸組織、列車接發、開行密度等進行全面‘實戰’檢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合杭高鐵湖杭段預計本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杭德市域鐵路起自杭州余杭仁和北站,終于德清高鐵站,線路全長約25.6公里。今年上半年,該項目完成投資11.25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6.25%。
湖州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保質保量推進湖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建設滬蘇湖、杭德市域兩條鐵路,確保合杭高鐵湖杭段按期開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