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宜昌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副主任俞林介紹,宜興鐵路總投資171.5億元,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49.4億元;路基工程、橋梁工程建設過半;23座隧道工程已打通8座,工程進度超過34%,預計2025年建成通車。
宜興鐵路即鄭萬高鐵宜(昌)興(山)聯絡線,全長109公里,2020年9月開工建設,設計時速350公里。
該鐵路從伍家崗區宜昌東站引出后,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在夷陵區姜家灣調整身姿,一路向北,最終到達興山縣,接入鄭萬高鐵。
在夷陵區姜家灣村三里崗到蔡家河村老林崗間,全長2900米的黃柏河特大橋3次跨越黃柏河。全橋42個墩臺,最大跨度達130米。因為“站”在河道里,35號墩臺最高,足足76米。置身35號墩臺頂端,只見S形的黃柏河懷抱著蔡家河村,遠處是小溪塔城區的高樓大廈。
老林崗隧道是宜興鐵路上的第10座隧道,也是一級風險隧道,全長4555米。“隧道范圍內巖溶發育明顯,鉆進1100米就碰到兩個大溶洞。”中鐵十二局集團宜興鐵路站前一標四工區項目經理李涌說,該隧道施工智能化程度較高,最前面的智能三臂鑿巖臺車,3個鉆頭同時開鉆,又快又準又安全。據介紹,一標段施工進度超過30%。目前,2100多名工人、后勤人員奮戰在41公里長的一標段上。
宜興鐵路興山段全長38.38公里,建設“四隧四橋”共15個作業面。其中,三標起點位于興山縣水月寺鎮,經峽口鎮、黃糧鎮,止于古夫鎮境內,全長32公里,包括興山聯絡線特大橋、響水河大橋、長嶺隧道、興山東隧道等工程。
興山東隧道全長16.8公里,是宜興鐵路最長的隧道,也是該線的控制性工程。中鐵隧道局集團宜興鐵路三標二工區總工程師肖本利介紹,該隧道區域內峰巒連綿、河谷狹窄、岸坡陡峭,隧道附近最高峰海拔1642米,隧道最大埋深約1256米。建設者采用“長隧短打”模式,采取國內領先的機械作業,隧道建設平均每月推進200米。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