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其中,《規劃綱要》提到:
三、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
(八)持續提升傳統消費
釋放出行消費潛力。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布局,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推進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加強停車場、充電樁、換電站、加氫站等配套設施建設。便利二手車交易。
12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以下簡稱《物流規劃》)的通知。
《物流規劃》中強調:
(四)推動綠色物流發展。
深入推進物流領域節能減排。加強貨運車輛適用的充電樁、加氫站及內河船舶適用的岸電設施、液化天然氣(LNG)加注站等配套布局建設,加快新能源、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等貨運車輛在現代物流特別是城市配送領域應用,促進新能源叉車在倉儲領域應用。
專欄5 綠色低碳物流創新工程
依托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物流企業對標貫標達標活動,推廣一批節能低碳技術裝備,創建一批綠色物流樞紐、綠色物流園區。在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加快建立天然氣、氫能等清潔能源供應和加注體系。
此前,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透露,中國已累計建成加氫站超過250座,約占全球數量的40%,加氫站數量位居世界第一。隨著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落地,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規模逐步擴大,加氫站建設進一步加快。目前,廣東省、山東省、北京市、上海市等地加氫站建設領跑全國。
此外,各省市陸續出臺加氫站獎勵補貼政策,進一步驅動加氫站建設投運。根據業內預測,2025年中國加氫站保有量將達到1000座,未來幾年,加氫站建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