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聯合印發《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明確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這已是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第三次延期,按照之前的政策,現行的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將于今年底結束。
對于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工業和信息化部、稅務總局將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實施管理。自《目錄》發布之日起購置的,列入《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都屬于符合免稅條件的新能源汽車。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可按照本公告繼續適用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今年8月19日,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已經決定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等政策,促進大宗消費,將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至2023年底,繼續予以免征車船稅和消費稅、路權、牌照等支持,預計新增免稅1000億元。
9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22年8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7萬輛和3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倍和1.1倍,市場占有率達22.9%。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1萬輛和304萬輛,同比均增長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7萬輛和8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倍和1.7倍: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1.6倍。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9月6日舉行的第四屆全球新能源與智能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表示,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可能達到55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56%。《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確定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0%目標,大概率可提前3年,即在今年實現。
關于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的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告2022年第27號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現就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通過工業和信息化部、稅務總局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實施管理。自《目錄》發布之日起購置的,列入《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屬于符合免稅條件的新能源汽車。
三、購置日期按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或海關關稅專用繳款書等有效憑證的開具日期確定。
四、2022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可按照本公告繼續適用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的其他事項,按照《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21號)、《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免征車輛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要求的公告》(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3號)等文件有關規定執行。
特此公告。
財政部 稅務總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2年9月18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