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智能盾構下線暨“智慧一號”盾構始發活動在6號線鳳凰路站舉行,標志著“濟南造”智能盾構正式進入工程應用階段。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大學校長李術才;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孟慶斌;濟南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任慶虎;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殿軍,黨組成員、副局長毛賢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委員謝紅兵;集團總經理王伯芝,咨詢朱傳東,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總會計師丁強,總工程師李虎以及有關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顒佑杉瘓F副總經理劉鳳洲主持。
活動現場,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常務副院長李利平介紹盾構智能化系列裝備搭載情況;中鐵上海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濟南地鐵6號線項目經理杜強澤代表施工單位作表態發言。
王伯芝在致辭時表示,為實現泉水保護和地鐵建設共榮共生,集團始終堅持“用慎重的態度保護泉水,用智慧的方法建設軌道交通”,針對罕見地層地質問題,成功攻克盾構機穿越硬巖等技術難點。今天,搭載智能裝備的盾構成功下線,揭開了智能盾構的神秘面紗,標志著我們高端裝備制造業智能化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李術才在講話中表示,山東大學始終從服務“國之大者”的戰略高度,精準對接“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和“交通強國樣板城市”的重大需求,加強戰略謀劃,主動擔當作為。山大與軌道交通集團合作研發的智能化搭載裝備,攻克了泉水保護與地鐵施工相互影響的工程技術難題,為強省和強省會建設持續培育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孟慶斌指出,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是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濟南軌道交通高端智能盾構2.0成功下線、“智慧一號”盾構順利始發,這是推動高端交通裝備智能制造的重大創新成果,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山東城市軌道交通智能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
“智能盾構”是集團聯合山東大學等單位,瞄準裝備智能制造前沿科技,共同研發的系列智能化集成盾構裝備?!爸腔垡惶枴贝钶d的多套“神器”,賦予了盾構裝備“靈動思維”的智慧功能,標志著“濟南造”盾構機具備了強大感官和智慧大腦,拉開了6號線盾構隧道智能建造序幕,推動我省盾構裝備智能制造水平重大提升。
6號線是濟南市軌道交通線網中貫通主城區的東西向骨干線,連接濟南西站、濟南站、濟南東客站三大綜合交通樞紐,設站33座。據了解,自2021年年底開工進場以來,軌道集團6號線建設項目部努力克服綠化遷移、征地拆遷、管線遷改、交通導改等前期工程困難。目前全線25座新建車站中,16座車站已施工主體部分,預計年底將有6座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同時,位里莊車輛段正在進行地基處理施工,梁王車輛基地大架修庫樁基已完成。
下一步,軌道交通集團將繼續發揚“不畏難,永向前”的企業精神,會同參建各方周密組織、科學管理,在確保安全、質量、綠色環保的前提下,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再作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澳壳?,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