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連通廣州大學城和新造鎮的重要通道,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一直備受市民關注。記者近日從金光東隧道項目部了解到,目前該工程已進入沖刺階段,全力確保項目早日建成通車。
目前正值“龍舟水”季節,時晴時雨的天氣給施工建設帶來不少困擾,但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建設現場卻始終保持著熱火朝天的大干景象。起重機、挖掘機、提吊機、砼泵車等各式機械林立,砼運輸罐車、土方運輸車、材料運輸車等川流不息,數百名工人一字排開,在長長的隧道里進行著不同工序的作業,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我們項目建設已完成建設進度約70%,目前水上沉管已經預制完成,明挖隧道支護結構已完成,現在正在做明挖隧道出土和主體結構。作為業主方,我們將加強與項目方的溝通協調,爭取早日完成各節點目標任務,實現項目早日建成通車的目標。”據番禺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林廣介紹,廣州國際創新城金光東隧道工程標段左線全長2430米,右線全長2710米,線路為雙向四車道,由南至北依次為南岸明挖段、過江沉管段(長460米,為控制性工程)、北岸明挖段,目前該工程建設正進入全面沖刺階段,各項建設正開展得如火如荼。
“我們金光東隧道項目目前剩余的工作量比較大,主要包括道路明挖、水下炸礁、沉管對接等方面。為了確保項目建設分項節點目標完成,我們現在以5大節點為考核目標,采取激勵措施充分調動全體參建班組和人員的勞動生產積極性。目前,我們施工人員大概有400多人。根據計劃安排,未來施工高峰期同時在場施工人員將高達900多人。”據中鐵隧道局集團金光東隧道工程項目部技術負責人鐘玉明介紹,項目部將嚴格按照番禺區政府和中鐵隧道局領導會晤達成的共識,通過嚴格執行考核制度,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保證整個項目施工進度,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讓這項民生工程早日造福番禺人民。
為了確保實現金光東隧道項目早日建成通車的目標,中鐵隧道局在5月18日專門召開了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并由總部機關派遣專家組入駐項目施工現場,詳細梳理剩余工程任務,以實現通車為目標嚴格倒排工期計劃,對工地現場實施網格化管理,劃分為B、C、D、E、F五個區域,明確5大節點目標。其中,南岸新造側主體結構計劃10月份完成施工,過江沉管隧道計劃6月中旬開始E1管節沉放對接,11月份下旬完成沉管管節的對接,北岸大學城側主體結構計劃10月份完成施工。
“目前,我們工作組主要圍繞實現通車的總目標開展工作,并下設了資源保障組、技術攻關組、安全巡視組等多個小組,為金光東隧道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攻關、資源保障、安全監管等服務,加快項目工程建設。”中鐵隧道局集團項目工作組副組長李友坤告訴記者,中鐵隧道局從全國各地抽調精兵強將參與項目工程管理建設,全力做好鋼筋、混凝土、模板等建筑材料后勤保障,確保工程建設順利開展。同時,為確保分項節點目標完成,項目部已將倒排施工計劃分解到月、周、日,對周計劃任務完成情況實行考核獎懲,每日召開生產碰頭會,檢查當日任務完成率,解決阻礙施工的困難,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度任務完成保分項節點完成。
目前,金光東隧道項目方還成立了協調工作組,提前識別歸納出占道和水上施工手續辦理、水電綠化改遷、施工用地辦理、夜間施工許可、居民投訴協調、道路交通保障等12項任務清單,指定專人分工負責協調辦理。項目方還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重新辨識重大危險源11項,分門別類編制了各類應急預案和處置方案13項,開展防洪防汛應急演練、高處墜落事故應急演練和消防應急演練等各類演練8次,并加強現場安全員配置和各類應急搶險物資儲備。同時,通過加強現場技術人員培訓,落實施工技術交底制度和關鍵工序技術員旁站制度、嚴格報檢和檢測制度,確保工程質量合格。
“為確保新進場人員無新冠感染和密接及次密接者,目前我們所有施工人員實行兩點一線管理,落實外出人員請銷假制度,對進場物資進行消殺毒處理,制定了發現黃碼、紅碼人員應急預案并開展了演練。”鐘玉明表示,在抓好施工管理的同時,項目方還認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據《廣州市建設工地近期招錄人員工作指引》制定了《金光東項目新進場人員疫情防控管理辦法》,嚴格落實新進場人員審批、報備、定居觀察和核酸3天2檢(省外再加11天自我健康觀測)制度,保證在場人員安全健康,將疫情對工程建設的影響降至最低。
6月20日,第四代吉利醇氫電動轎車交車儀式在張家口市民廣場舉行,首批36輛醇氫電動轎車正式交付,主要應用于當地出租車行業。據了解,張家口市大力鼓勵出租車經營者自愿更換電動出租車。目前,全市電動出租車保有量達1137輛,位居全省前列。 近年來,張家口市鞏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進新能源在城市公交、出租車和配送領域的推廣使用,不斷優化城市綠色出行環境,推動交通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筆者在張家口市橋西區展覽館公交站看到,一輛輛車牌上印有“F”標識的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從身邊駛過,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目前,全市擁有綠色能源公交車2050輛,占公交車輛總數的90.4%,主城區綠色能源公交車輛占比100%。”張家口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投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444輛,位居全國首位。 該市不斷豐富氫能交通應用場景,氫燃料電池重卡已應用于當地煤炭運輸服務以及建筑垃圾倒運領域。目前,該市有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的物流車725輛、牽引車3輛、倉柵車40輛。“動力系統由本地企業生產制造,具有快速加氫、功率高、續航里程長等優勢。”張家口億華通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品牌部負責人李靖介紹,氫燃料電池重卡每加滿一次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