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東京都、埼玉縣接連發布“破紀錄的大雨信息”。
記錄了每小時 100 毫米的降雨量,鐵路時刻表被打亂,JR 京濱東北線的列車從晚上 7:00 起停運一小時,影響了約 65,000 人。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地鐵仍然繼續運行,沒有受到任何洪水損壞。所以這一次,我們來看看東京地鐵免遭洪水侵襲的秘訣。
東京地鐵設計了一種系統,即使地面因大雨而積水齊膝,也能防止水流入地鐵站。
擋板設計
如圖所示,東京地鐵在地鐵站入口處安裝了高度為70厘米的止水板。此外,入口略高于人行道水平,即使路面積水,也能防止雨水進入站內。
通風口和通風塔是敞開的,平時沒什么問題,但是在大雨期間,雨水會通過這些空間進入。東京地鐵給通風口配備了水侵入探測器,當檢測到一定量的雨水時,會自動關閉蓋子。另外,通風塔在高處設有開口,防止雨水進入。
根據地鐵線路的不同,有一個通向地面的“井口”。隧道入口處安裝了高防水墻,因此即使路邊發生洪水,除非達到海嘯級別,雨水也不會進入軌道。
當然,從鐵軌上方到地下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洪水。不過,由于可以用水泵將水排到隧道外,所以地鐵內部不會被淹沒。
資料來源:東京地鐵防洪對策
現在我們知道了暴雨或臺風大雨時防止雨水入地鐵的秘訣。
那么,如果川河泛濫成災,地鐵會發生什么情況呢?事實上,對此早有預料,各種防洪措施也已采取。
東京地鐵發行了“東京地鐵水災對策手冊”,以方便理解。
這是一個完全防水的門口;正常情況下,門是打開的,人們可以自由進出,但在緊急情況下,防水門可以關閉,防止水進入。
此外,在寬闊的出入口處安裝了大型防水門,當門關閉時,洪水將無法進入。
此外,入口和出口的高度高于人行道,并配有防水門。
巷道內還設有大型防水閘門,防止水從礦井口滲入巷道。關閉此閘門可以防止水從礦井口涌入,保護地鐵的安全。
人們通常認為地鐵容易被雨淋,但事實證明地鐵實際上比地面更安全。然而,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并不是零。因此,個人從天氣預報和其他來源收集信息并采取最適當的行動非常重要,東京地鐵的放洪措施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