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9 月 22 日,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在市中心東側 Sergiya Radonezhskogo 街上為一段長 650 米的有軌電車舉行了揭幕儀式,該路段位于 Ilyicha 站和 Andronievskaya 站之間。
這條短途線路只有一個站點,連接現有線路。新開通的 2 號線現在提供庫爾斯克站市中心和佩羅沃區弗拉基米爾大街 3 號之間的直達線路,共有七輛 Vityaz-M 有軌電車以大約 10 分鐘的間隔運行。
與此同時,從伊利哈廣場沿 ul Rogozhsky Val 和 shosse Entuziastov 的 3 公里線路恢復了 12、38 和 46 號線路。這些線路于 2022 年 5 月暫停運營,以重建莫斯科直徑線 D4 的主干線鐵路橋。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