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10月1日至7日,重慶軌道交通客運量3019.20萬人次,日均431.31萬人次。其中10月3日的客運量約為474.03萬人次,是小長假期間客運量最高的一日,客運量同比增幅為13.12%。
全線網客流量最大的前5條線路依次為3號線、6號線、1號線、環線、2號線,客運量分別為493.74萬人次、478.45萬人次、475.44萬人次、408.97萬人次、313.80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分別為70.53萬人次、68.35萬人次、67.92萬人次、58.42萬人次、44.83萬人次。
毗鄰商圈客流最大的3個軌道交通站點分別為觀音橋、小什字、沙坪壩,客運量分別為225.97萬人次、150.99萬人次、117.03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分別為32.28萬人次、21.57萬人次、16.72萬人次。其中觀音橋站同比漲幅為27.16%。
毗鄰主要景區客流最大的3個軌道交通站點分別為李子壩、磁器口、動物園,客運量分別為57.65萬人次、47.37萬人次、41.91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分別為8.24萬人次、6.77萬人次、5.99萬人次。其中,動物園站同比漲幅為13.77%。
毗鄰交通樞紐客流最大的3個軌道交通站點分別為重慶北站南廣場、重慶西站、重慶北站北廣場,客運量分別88.68萬人次、85.92萬人次、46.44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分別為12.67萬人次、12.27萬人次、6.63萬人次。其中,重慶西站同比漲幅為50.22%。
換乘客流最大的3個站分別為冉家壩、兩路口、紅旗河溝,客運量分別為92.55萬人次、84.71萬人次、72.34萬人次;日均客運量分別為13.22萬人次、12.10萬人次、10.33萬人次。其中,冉家壩站同比漲幅為14.09%。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