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近日,接觸網項目部“潘二保技師工作室”又有新發明——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正式上線。
分段絕緣器,作為接觸網系統的核心設備,主要作用為通過電氣隔離將接觸網劃分為獨立的供電區段,同時借助機械連續性設計,確保受電弓能夠平滑過渡,有效避免拉弧或機械損傷,并協同遠程控制系統實現故障的快速隔離。因此對分段絕緣器調整要求標準非常高,規定分段絕緣器及導流板與受電弓的接觸面必須平行于軌平面,且兩導滑板高差不超3mm,整體偏差不超5mm。
然而,傳統水平尺手動校準方式在面對高標準調整要求時顯得力不從心,效率低下且誤差較大,成為制約接觸網系統性能提升的瓶頸。
技術革新背后的匠心獨運——潘二保的故事
為突破瓶頸,潘二保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始設計研發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設計初期,他們就謀定了能夠顯著提高作業效率、提高調節精準度,還要兼顧輕量化的目標,確保在實際操作中既簡便易用,又便于攜帶。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潘二保在材質選擇上絞盡腦汁。他深入研究了各種材料的性能,最終選定了高強度輕量化太空鋁合金作為骨架材質,這一選擇既滿足了強度要求,又大幅減輕了裝置的整體重量。然而,這只是開始,如何在保證強度的同時,進一步減輕重量,潘二保又陷入了深思。他自學CAD、三維建模等專業軟件,夜以繼日地鉆研,不知熬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才終于將設計圖紙繪制而成。每一筆、每一劃,都凝聚著他的心血與智慧。
成果斐然,助力接觸網供電系統檢修升級
潘二保的努力沒有白費,分段絕緣器輔助調整板一經推出,便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實際應用中,這款輔助調整板不僅大幅縮短了分段絕緣器的安裝調整時間,還顯著提高了調整的精準度,有效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導致的整體水平度偏差超限問題。同時,其輕量化的設計也使得操作人員能夠輕松攜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分段絕緣器的運行穩定性。
展望未來,共創接觸網供電技術新篇章
潘二保技師工作室是無數地鐵工作者奮斗歷程的縮影。他們用智慧和汗水,不斷推動著地鐵供電技術的創新與升級。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創新精神,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方法,為供電系統的性能提升與穩定保障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