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3月27日,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第三屆第四次理事會暨第六次常務理事會在京召開,會上由南寧軌道交通投資集團牽頭,南寧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和寶信軟件(廣西)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申報的《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智慧車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獲評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2024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是運營企業提供高品質出行服務的主要載體,其運營效率及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車站的運營安全和效益。該項目構建工業互聯網架構和統一數據底座,實現云、邊、端數據高效感知和協同治理、攻克智能模型和算法,實現了多項核心技術的集成應用。
智慧車站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打造智慧車站管控平臺,以車站邊緣云節點一體機為核心,實現了四大技術創新點:
一是針對當前智慧車站架構設計,存在成本高、協作效率低、安全防護能力弱等難題,構建了基于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智慧車站全場景智能化解決方案,在信息化架構和全場景智能化方面實現了技術新突破。
二是針對車站數據采集安全隔離要求高、數據處理慢、系統感知能力低的問題,研發基于云邊端協同的感知體系,實現了感、通一體化的數據治理,研發基于人工智能的邊緣數據治理技術,為基于AI深度挖掘運營大數據和揭示系統運行的底層規律提供了保障,實現了車站設備狀態實時感知、數據高效管控、場景自動運行。
三是針對傳統模型和算法,普遍存在碎片化、可移植性差的問題,在行業內首次提出智慧車站業務模型和算法庫,模型和算法涉及4大業務領域、9大業務場景,為行業提供了一套標準化、可移植性強的模型和算法體系。
四是針對既有智慧車站,運營服務和管理模式集成度不高、應用場景不全等問題,集成了智慧車站成套技術和裝備,并首次實現全場景工程應用。本項目從運營管控、乘客服務、設備管理 、站務管理等方面大膽實踐,全場景示范應用了項目研究的成套技術和裝備。
該項目在南寧軌道交通5號線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行業內首創“三崗一班”的地鐵車站管理模式,總體達到同類技術領先水平。在車站個別場景中首次實現遠程控制與智能巡檢,在響應速度、管理效率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成果受到行業廣泛關注,得到“城軌高交會”的推廣支持,并視為智慧地鐵3+1解決方案的典型案例,榮獲多個國內外權威獎項。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