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首期大修項目,3、6 號線架修項目基地,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匯報了架大修人員投入、成本優化、模式創新等方面情況。目前,運營公司積極探索檢修模式的轉變,將原有的以時間為重要度量的檢修標準,調整為以動作次數、走行里程等為檢修依據的綜合性檢修模式,并以首期車輛為試點,基本實現精準檢修的目標。在架大修項目開展過程中,運營公司制定了“初期合作修,后期自主修”的目標,通過對部件的自主維修,實現降低運營維護和架大修成本的目的。
在聽取匯報后,彭偉對架大修工作推進情況表示肯定。他強調,電客列車架大修是關乎地鐵運營安全及服務品質的核心環節,同時也是運營公司實現降本增效的關鍵所在,要以打造全產業鏈的思維,構建電客列車架大修全周期精細化管控體系。
一是針對昆明地鐵的特點優化架大修規程,結合運營實際工況和電客列車常規維修的數據,推動維修精細化,降低維修成本;二是積極探索、穩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全產業鏈建設,實現產業集群與資源共享;三是要充分利用電客列車架大修的實施過程,積累相關經驗,建立管理體系,培養人才梯隊,為將來成為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打下堅實基礎;四是要創收增盈,進一步加快市場化轉型步伐,推動運營維保服務走出去;五是專家咨詢委員會要及時對運營公司開展全方位調研,為運營公司實現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昆明軌道集團紀委書記、監察專員馬俊青,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紀宏偉,總工程師顧昆,戰略發展部、項目管理事業部、投融資事業部、運營事業部、市場經營事業部相關負責人,運營公司主要負責人參加調研。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