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最后一次爆破順利完成,經過全體建設者658個晝夜的努力奮戰,由中國電建市政建設集團承建的我市靈山隧道工程于日前順利貫通,為進一步打通萊州制梁場架梁通道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接下來的二襯施工、架梁施工及四電預留工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同時對實現隧道全面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至此,濰煙鐵路煙臺境內所有隧道全部實現貫通,為項目按照節點目標通車爭取了時間。
靈山隧道位于我市蠶莊鎮境內,項目全長1981米,最大埋深64.76米,為時速350公里的單洞雙向隧道,是煙臺境內8座隧道中最長的一座隧道,也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隧道圍巖風化程度較高且較破碎,作業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安全及環境風險高,隧道多處地段埋深較淺,受力復雜。此外,隧道施工外部環境復雜,進出口距離高速較近、周圍房屋較多、隧道地表存在多處水庫及集水井等問題,給隧道的穩定性和施工難度帶來極大的挑戰。” 濰煙鐵路二標段五分部項目生產經理張東起說。
在施工過程中,針對施工工藝復雜、施工風險大等難題,項目部通過與業主、監理、設計等相關單位溝通協調,確定了超前支護及徑向注漿施工方案,進出口均采用帽檐斜切開孔式緩沖洞門。此外,通過優化設計、改進施工方案、加強人員配置及責任落實、全天候實時值守監督等措施,努力克服疫情防控和隧道洞內高溫、潮濕、強噪聲等重重挑戰,對拱架安裝、初支噴護、開挖尺寸、混凝土澆筑等關鍵工序實現有效管控,保證了隧道安全質量,使得隧道建設各環節安全平穩向前推進。
“目前,靈山隧道主體工程已完成85%以上,計劃10月份整體完工。為加快施工進度,我們采取工程開挖作業、初期支護、隧道防水、二次襯砌等循環作業方式,工序之間緊湊銜接,最大限度縮短施工時間,施工現場日進駐施工機械設備62臺套,施工人員160余人,采取歇人不歇機的辦法, 24小時不間斷雙向掘進作業,我們正在全力以赴,追趕工期,掀起了項目建設新一輪大干熱潮”。張東起說。
靈山隧道的順利貫通,成功突破了標段內箱梁架設的最后一個卡點,為全線橋梁架設和鋪軌工程全面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項目建設也進入快速沖刺階段。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