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域鐵路迎來最新進展:華涇站至三林南站區間進入盾構施工階段。
機場聯絡線5標“騏躍號”盾構機正式開啟“越江”新征程
10月11日,從上海申鐵獲悉,在緊緊圍繞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抓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文明施工和疫情防控等工作下,上海機場聯絡線又有最新進展。近日,隨著機場聯絡線“騏躍號”盾構機的順利始發,5標華涇站至三林南站區間工程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階段。上海申鐵方面透露,華涇站至三林南站區間為單洞雙線隧道,“騏躍號”盾構機從華涇站始發井出發,將穿越黃浦江向三林南站掘進,單次掘進長度達到4281米,底板最大埋深49.6米,穿越眾多重要建(構)筑物并下穿黃浦江。
“騏躍號”盾構機從華涇站始發井出發,向三林南站掘進。
華涇站東端工作井作為“騏躍號”始發井,是目前上海已建與在建軌道交通車站的深度之最。本次盾構始發段底板埋深40米,頂覆土26.4米,始發所涉及的7號土為承壓水層,始發過程中極易導致洞門流砂,產生突涌現象。為此,項目團隊在通常的凍結設計基礎上,從洞門兩側及底部增設垂直輔助凍結和兜底水平凍結,進一步防止地下水侵入。同時,采用止水箱體形式并安裝有雙層橡膠簾布板,從而加強了洞門的承壓能力,防止洞門滲漏,極大提高了盾構始發的安全系數。此外,9月30日,機場聯絡線2標“新穿越號”盾構機累計完成1139環管片拼裝,單月共推進288環,進尺達到576米,平均日進尺19.2米。
2標盾構段全長4939.8米,穿越地層復雜,項目全線小間距、長距離并行既有滬杭高鐵運行段,施工難度高、安全風險大。8月12日,“新穿越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運營中的地鐵12號線,攻克正式掘進后的首個重大風險源。9月16日,“新穿越號”盾構機完成掘進1000環,累計進尺2000米。
隨著最后一車混凝土攪拌車駛離制梁場,機場聯絡線1標72榀簡支梁預制工作9月下旬順利完成,其中24米雙線梁16榀,32米雙線梁56榀。簡支梁的預制工作完成,對加快機場聯絡線架梁施工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自6月28日啟動架梁工作以來,項目團隊結合橋梁分布、沿線地形特點,科學組織施工,加強安全管控,將運梁、過孔、喂梁、落梁等工序用時精確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預計近日將完成所有架梁施工任務。
9月下旬,10標2#基坑完成最后一塊底板澆筑,這標志著車站主體結構全區段正式進入結構回筑階段。今年疫情期間,10標項目現場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充分備足現場人員所需的各項物資,在項目現場全體人員的努力下,做到了項目現場“零感染”。6月1日恢復施工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尤其6月21日至9月23日,在奮戰92個日夜后,最終順利完成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