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聲轟隆隆的炮響中,由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路橋公司承建的集大鐵路前旗隧道進口順利掘進突破1000米,標志著集大鐵路前旗隧道進口施工取得突破性進展,為項目完成年度施工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集大鐵路前旗隧道工程作為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隧道進口段圍巖以強~弱風化片麻巖為主,其中下穿沖溝段地質變化頻繁,地下水發育,個別段落出現涌水;三級圍巖段地質變化頻繁,自穩能力差,拱頂掉塊,其中60%段落變更為立拱加強支護,隧道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
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嚴格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嚴控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并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強化科技攻關,以一系列有力措施破解重重難題。
在施工過程中,嚴抓安全,狠抓質量,通過開展“中鐵隧道路橋集大杯”勞動競賽、功效提升等工作,圍繞“一切工作到掌子面”的精神,開展工作面寫實工作,縮減循環時間,并結合施工方案優化,切實加快施工進度,為后續各項目標節點的順利實現奠定了堅實基礎。
下一步,項目將繼續秉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攻堅克難大干快上”的決心,加速推進各項任務目標落實,并提前做好冬季施工各項準備工作。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