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起,南中軸路快速公交專用道拆除道路中央全封閉隔離護欄,除工作日早7至9時、晚17至19時外,其他時段社會車輛可以借道行駛。據北京交管部門介紹,目前,南中軸路快速公交封閉護欄已全部拆除完畢,相關道路標志標線改造工程已完成。
南中軸快速公交線路(BRT1),南起德茂莊、北至前門,全長約16千米,于2005年12月30日投入運營,共設有車站17座,為左開門車站設置,按照快速公交設置標準,天橋路口以南路段和前門東路為24小時全封閉快速公交專用道,使用隔離護欄進行封閉。開通初期,BRT1日均客流可達22萬人次,隨著地鐵線網不斷完善,客流逐漸下降,特別是2018年地鐵8號線南段開通后,地鐵與公交線路重合度較高,公交客流進一步降低,目前日均客流不足2萬人次,24小時全封閉公交專用道明顯浪費道路資源。
北京市交管局秩序處科長李磊介紹,此前已在全市范圍內,對除快速公交專用道外具有優化調整條件的公交專用道進行了多次優化調整,涉及道路通行效率顯著提升,此次南中軸快速公交道優化調整,是在前期公交專用道優化調整基礎上,對我市快速公交專用道進行優化調整的首次試點嘗試。此次調整沒有改變快速公交專用道性質,南中軸路天橋路口以南路段,快速公交專用道仍然設置在最內側,只是拆除了隔離護欄,便于在周末和工作日非高峰時段,社會車輛借道行駛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同時,在快速公交車道標志上增加了“社會車輛準許借道通行,工作日7:00-9:00,17:00-19:00除外”的輔助說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沿線路口,快速公交仍在最內側車道通行,社會車輛借道行駛期間,需按照快速公交行駛方向通行,不得作為左轉車道使用,并在通過路口時注意信號燈指示。
記者了解到,由于BRT1為左開門設置,南中軸路一線道路中央仍設置有快速公交站臺,此次改造對有條件的點位設置了公交港灣,保障進出站安全,部分沒有條件的點位,快速公交進站停車仍需要占用公交車道。為保障快速公交進出站安全,交管部門已在車站上游增設了提示標志和地面文字,同時設置了減速震蕩標線,提示社會車輛借道通行時,需注意安全,減速慢行。
李磊介紹,此次調整,前門東路路段和其他路段有所區別,在拆除了原有快速公交專用隔離護欄后,將公交專用道由道路最內側24小時快速公交專用,調整為最外側工作日早晚高峰普通公交專用道,除快速公交外,其他公交車也可使用,進一步提升了道路資源利用率。
目前,交管部門已組織對BRT1沿線“電子警察”設備進行調整,按優化后的使用時間進行管理,同時對沿線路口信號配時進行了優化調整。駕駛員經過施劃有公交專用道的道路,應注意觀察公交專用道標志和地面標識文字,在標識文字標注的啟用時間內不得使用公交專用車道。同時,駕駛車輛在進出施劃有公交專用道的道路時,不得影響公交專用車道內正常行駛車輛通行,確保道路通行安全。此外,公安交管部門還將在調整措施實施后增加路面警力投入,動態調整崗位設置,加強公交專用道交通維護疏導,確保優化調整措施順利實施,實現道路通行能力進一步提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