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召開。記者會上獲悉,2024年,合肥市交通運輸系統錨定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性質,依托城市核心功能定位,全面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不斷推動新老業態融合發展,預計2024年完成公路水運投資超130億元。
合肥市交通局制定出臺一系列支持交通運輸綠色轉型、融合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截至目前,淘汰老舊營運貨車4812輛,新購置新能源公交車887輛,新增新能源配送車輛1753輛,公交車、巡游車、網約車新能源占比分別達96.9%、73.4%、89.35%,同比分別提高1.4、11.64、5.74個百分點。
合肥市交通局大力推進“定制客運”、客運站“一站多點”等新模式,開通全省首條站點巴士。加快實施“軌道-公交-慢行”三網融合發展,軌道站點50米范圍內公交站設置率由68%提升至75%,城市核心區共享單車與軌道站點100米接駁率達100%,公交、軌道客運量實現雙提升。
加快低空物流體系建設,推進郵政快遞、醫療物資配送、高速巡檢等低空場景應用,截至目前,合肥市開通低空航線81條,飛行超4800架次。穩妥推進網絡貨運發展,截至目前,合肥市網絡貨運企業整合車輛109.1萬輛,2024年完成運單量46.9萬單。
開展出租汽車行業巡網融合試點,加快出租汽車行業發展規劃編制,嚴格落實平臺企業核驗責任,依法撤銷不具備服務能力的平臺公司,2024年注銷不具備經營條件的網絡貨運平臺企業13家,撤銷網約車平臺公司13家、網約車司機從業資格642名。
在全省先行實施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申請材料由19份精簡至1份,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審批效率提高50%以上。完善配套服務設施,推動“的士驛站”“司機之家”建設,緩解新就業群體“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現實問題。暢通12328、12345電話投訴渠道,實行違章違規行為投訴閉環處理,協調解決駕駛員與公司各類矛盾糾紛1.6萬余件。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