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標準、更優服務展現城市窗口形象,保障八方乘客順暢出行。近日,武漢公交集團第七營運公司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駕駛員職業化”專題培訓,旨在為市民乘客提供更專業、更優質且充滿人文溫度的公交出行體驗。
3月31日上午9點,公交七公司聯合江岸區紅十字會,在岱家山武漢公交集團教培中心,組織了一場專門面向公交駕駛員職業化的救護員(初級)培訓,助力駕駛員掌握一系列基本急救技能。培訓采用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熟練掌握心肺復蘇術、創傷包扎以及常見急癥處理等多項實用急救技能。此次培訓,共有1600名駕駛員參加。
培訓內容既包含急救技能的基本理論知識,又格外注重實踐操作。比如,在講解心肺復蘇術時,培訓師詳細闡述操作步驟與要點,同時強調在公交車特定環境下實施急救的注意事項。在創傷包扎教學環節,培訓師展示不同部位傷口的正確包扎方法,并指導駕駛員們進行實操練習,確保每個人都能準確完成這些關鍵技能操作。
駕駛員們參與互動的積極性頗高,認真聽講并反復練習。530路線路的勞模工作者楊佳順表示:“這次培訓十分實用,讓我在面對突發情況時能更加從容,從而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首批116名公交駕駛員順利完成全部教學任務,經考核后獲得紅十字救護員(初級)證書,標志著公交駕駛員職業化進程邁出了堅實一步。
據悉,為全面提升公交駕駛員專業素養與技能,公交七公司后續將積極為駕駛員提供持續、系統、專業的培訓機會,內容涵蓋駕駛技能等級、普通話、禮儀等方面,致力于打造一支職業化駕駛員隊伍,增強公交服務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并推動全社會形成積極互助的良好氛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