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公交公司舉行專題會議,提出堅定“公益性+市場化”發展理念,從公交線路重組優化、豐富產品、優化公司考核方式三大方向發力,促進貴陽公交高質量轉型發展。
據貴陽公交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林介紹,目前傳統公交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必須變革轉型。貴陽公交將從傳統公交向現代公交轉變、從常規公交向智慧公交轉變,今后主要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以大數據智能手段為主的運營模式,有效提升運營效率和效益。
下一步,貴陽公交將圍繞“強省會”行動、“一圈兩場三改”建設,重構公交出行體系,將公交出行融入市民15分鐘生活圈,把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與老百姓工作、生活結合起來;在“公益性”基礎上衍生多元服務,實施“公交+N”戰略,疊加多重服務,以高品質服務增強公交競爭力。
圍繞“骨干+接駁”精簡線網思路,在空間層面體系性優化調整公交線網布局,對高重復度通道線路進行整合。針對中長距離出行需求,采取靈活運調組織,提升公交運營速度。開通定制公交、商務巴士、企業通勤專線、旅游專線等多樣化公交服務,向市民提供高品質公共交通服務。打造公軌融合工程,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實現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方便快捷換乘,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與鐵路、公路、民航等對外交通之間的有效銜接。
同時,貴陽公交將開展智慧公交大腦二期建設,基于“人、車、場、站、路”五要素感知數據,建設智慧公交大腦平臺,實施智能化、自動化動態排班調度,持續減少運營調度人力成本,提升公交運營調度管理效率。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