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為踐行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主題,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二分公司5路駕駛員姜仁偉將自己的車廂打造成“流動博物館”,在車上展示電車的發展歷史、車型變換、技術創新等相關內容,為乘客帶來了充滿科技感的旅程。
5月18日上午,姜仁偉駕駛5路電車到達始發站勝利橋站。“您好,歡迎乘車參觀,這是您的入場券。”乘客們一上車,姜仁偉便將自己精心制作的“博物館入場券”發放給乘客。
據了解,主題車廂中采用了多媒體展示的形式,包括了圖片、視頻、文字內容等。車廂內配備高清顯示屏,運用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電車的歷史、發展、技術等內容生動地展現出來,引導乘客認識電車的優點,促進人們對公共交通的環保理念的思考。此外,在車廂的窗戶上還設置了相關展板,還擺放了相應的電車模型和樣本,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乘客在公交出行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體驗。
“沒想到這次乘車這么漲知識,還有這么精致的‘入場券’,你們公交駕駛員真是有心了!”乘客李先生夸贊說。
市北巴士第二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姜邵凱表示,該主題車廂的推出,不僅為乘客提供了愉快、富有知識性、文化性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同時也宣傳了“綠色環保,低碳出行”的綠色出行理念,帶動更多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