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駕駛員李師傅駕車來到江北區福佑路公交站場為公交車充電,這次充的電是公交站場之前光伏發的電儲存了起來,然后再給公交車充電。
400平方米光伏,年發綠電約10萬度
4日上午,上游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江北區的福佑路公交站場,看到一座嶄新的示范性站場內,一片光伏車棚特別引人注目,8輛新能源公交車正在光伏板下進行充電。
該站場共有400平方米,鋪設83.7kWp光伏,年發綠電約10萬度,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3噸,碳減排95噸。
目前,福佑路公交站場共有50個充電樁,其中8個公交車位作為光伏充放電示范車位,每個充電車位后方還配置1臺60KW直流充電終端,為電動汽車提供快速充放電服務。
采用創新V2G技術,車輛當“充電寶”
目前,福佑路公交站場已成為集光伏站、儲能站、電動汽車V2G充、放電站為一體的重慶公交首座光儲充放能源綠色智慧出行示范性站場,構建了業內領先的四維一體式微電網系統。
什么是V2G技術呢?
站場負責人說,項目創新采用V2G技術,可利用場站公交車及具備充放功能的小客車充當“充電寶”,每輛電動汽車可借助V2G雙向充放電功能,在光伏發電高峰或電網低谷時充電,在用電高峰或電網負荷較高時,通過微網箱變系統智能調配放電給其他新能源車輛使用,有效降低對電網的沖擊。
在谷段和平段讓儲能堆蓄滿電,新能源公交車可以在光伏板發電不足期間、夜間以及用電高峰時期,利用儲能堆進行充電。光伏板和儲能堆不僅能為公交車充電,還能為站務樓、照明設備等提供電。
在電網負荷較高或出現故障時,充電站可調用光伏發電和儲能電池電力,對站場的其他用電場景進行供電,以保障公交車輛營運、場站正常使用不受影響,使公交站場更便捷、更環保、更智能。此外,若遇停電,儲能堆可讓兩輛小汽車充滿電以及滿足部分公交車補電應急。
年內計劃投放1600余輛純電客車
年內,重慶公交計劃投放1600余輛純電新能源客車,現已投放800余輛。持續完成歡樂谷、環湖雅居公交站場等10個公交充電站建設,投用充電終端172個。中心城區已建成公交充電站46座,充電終端983個,可滿足約2000輛純電動公交車充電需求。約期在建充電站41座,全部建成后充電站總數將達到86座,可滿足3600余輛純電動公交車的充電。
重慶公交還將通過開展光儲充、V2G等技術應用示范,以純電動公交、新能源充電站、智慧平臺系統為基礎,試點促進人、車、樁、網、云等各環節的融合銜接,將“藏電于車”和“反向電網送電”形成真實場景構建“虛擬電網”,為推進新能源汽車與綠色能源融合技術的創新發展貢獻出公交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