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備受人們關注,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嘉峪關市國資國企改革穩步發展,涌現出一批活力競相迸發、動力更加充沛的現代新國企,開創了國資國企改革新局面。近日, 記者走進嘉峪關市公交公司,感受公交企業改革發展的新變化。
記者在汽車北站院內看到,院內一側是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充電站,一排排充電樁整齊排列。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公司于2019年購置了50輛純電動綠色新能源公交車,已全部投入使用。“以前的公交車燒油和天然氣,污染比較大,而且每天收車后,不管多晚,司機都要開車去排隊加油、加氣,無形中增加了工作強度。”1路公交駕駛員張軍告訴記者,現在新能源公交車在公司院內就可以充電,性能好,視線寬,綠色無污染,噪音也很小,市民乘坐非常舒適。
走進市公交公司辦公樓,圖書室、活動室、監控室等一應俱全,工作人員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在智能調度監控中心,大屏幕上公交車、站點及沿線情況一目了然,監控人員緊盯屏幕,實時觀察,智能調度,做好車輛安全動態監測、大數據客流分析和道路交通事故研判等智能化保障。
“現在的公交車比以前干凈整潔,噪音小,乘坐起來更舒適,駕駛員的服務也很細致周到。”市民王阿姨說。市民杜先生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對于如今的智慧乘車,他深有體會:“以前乘坐公交車只能刷公交卡或是投幣,有時忘帶零錢和公交卡都無法乘車,如今微信、支付寶、銀聯網絡掃碼都可以支付車費,帶一個手機就可以搞定。最為便捷的要數‘嘉峪關出行’APP了,在家打開APP定位到離自己最近的站點,然后就能看到要乘坐的公交車還有幾分鐘到站,這樣就可以及時從家出發,走到站點剛好公交車也到了。另外要去某個地方,不知道乘坐幾路車,這個APP可以自動規劃線路實現智能導乘,真是貼心又方便。”
這些智能化的變革正是市公交公司近年來實施的綠色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這也是近年來國企深化改革惠及民生所帶來的變化。市公交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龔桂萍介紹,國企改革以來,市公交公司深耕公交主責主業,夯實基層基礎,穩步實施“三化”改造一系列項目建設,加快公交傳統服務轉型升級,全力提升民生服務能力,使市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成果,感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市公交公司智能化變革僅僅是國企改革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通過近年來的持續深入改革,一個個企業浴火重生,一批批企業加速成長。市政府國資委產權管理科副科長王乾告訴記者,10年來的國企改革,尤其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市政府國資委堅持“三個導向”,強化上下聯動,既配合打好全省整體改革的“協同戰”,又主動打好自身立行立改的“主動戰”,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落地生根。通過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企業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國有經濟布局更加優化,企業活力和效率得到明顯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