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午,在沙洋縣新建公交停保站內,國網沙洋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完成帶電接跳線工作,停保站第一批新建的5臺120千瓦充電樁投入運行。
工作人員在為公交車充電(荊門晚報通訊員 馮元昭 攝)
今年6月,沙洋縣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國網電動汽車荊門分公司、國網沙洋縣供電公司簽訂了沙洋縣全域公交電動化戰略合作協議,打通電動汽車預約、出行、充電、電源供應的壁壘,實現了公交企業與電網公司的合作共建,沙洋縣公交停保站為第一個項目,這也是荊門市建設的首個光充一體化公交停保站。停保站可容納50臺公交車同時停泊,滿足30臺電動車同時充電的需求。項目配套建設光伏雨棚和屋頂光伏130kWp,在站內就可實現由“光”到“電”的“一站式”服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里說要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國網沙洋縣供電公司綜合能源項目部經理王新宇說,“我們備受鼓舞,對合力打造全域交通電動化項目,促進綠色公共出行更有干勁了!”
此前,該縣公交公司將建成的10臺充電樁接入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并計劃陸續把在運的13臺零散充電樁及新建充電樁分批接入車聯網平臺委托運營,形成全縣統一化平臺管理,實現便民的“e充電”。
“目前我們有40臺純電動公交車,實現了公交車輛全電動化。每天充電有3000多度,一個月要10萬度左右?!鄙逞罂h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立說,“電動公交乘車環境更優、零污染,對于創建文明城市,提升居民獲得感十分有益。”
“我們每天充一次,2個多小時就充滿了,充電費用比開燃油車節省一大半?!惫凰緳C楊繼榮說,“開這個車,自己舒服,老百姓坐得也滿意?!毕啾热加凸唬?0臺純電動公交車一年可減少碳排放約2000噸。
接下來,在沙洋縣全域公交電動化戰略合作協議下,三方還將在沙洋合作共建40余個快充充電樁,同時輻射12個鄉鎮,覆蓋沙洋主要交通樞紐,打造全域綜合供能站,開展電池銀行服務,“電”靚綠色低碳、美好幸福生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