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保障市民夜間出行需求,助力社會經濟全面復工復產,市交通運輸局近期新開4條夜班線路,調整公共汽車夜62、夜110路、夜123路等3條夜班線路,白云區、番禺區、黃埔區等市郊大型 新建社區以及保障房居民夜間出行便利性大幅提升。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部門多措并舉,組織開展夜間公交服務專項提升,不斷優化完善市中心區夜間公交線網布局。
一是加強與市住房保障部門溝通對接,全面掌握市中心區大型保障房分布及配套建設情況,并組織對大型保障房周邊夜間公交服務情況進行摸底。
二是組織廣州地鐵集團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研究分析地鐵站點夜間客流與接駁夜間公交線路匹配情況。
三是組織市公交集團對經濟聚集區及大型社區周邊夜間公交服務進行全面梳理,研究分析線路服務標準與市民出行需求匹配情況。
2022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已累計新開4條夜班線路、調整8條夜班線路、延長22條線路服務時間,市中心大型保障房實現夜間公交服務全覆蓋,市中心區166個地鐵站點已全部實現200米范圍內公交接駁和夜間公交接駁雙“兜底”服務,全面提升夜間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目前,廣州市區共有夜班公交線路134條,線路數量及服務水平在全國位列前茅。通過便利的夜間公交出行線網體系,有效倡導“綠色出行,低碳環?!钡睦砟?,進一步促進公交服務與經濟發展的融合,更好地助力夜間經濟發展,打造新型公交出行生活圈。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