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紅燈,請耐心等候。”“綠燈請過馬路,祝您一路順風。”“綠燈閃爍,行人禁止通行。”……2月3日上午8時,正值上班早高峰,昭通市巧家縣青年路馬家橋路口、紅衛街上路口、堂瑯大道巧家縣第三中學路口交通秩序井然,行人文明過馬路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個一直在“說話”的系統正在引導行人有序過馬路,該系統還會抓拍行人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并在顯示屏上曝光。
為進一步優化巧家縣城區道路交通環境,提高道路安全系數,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方便群眾安全出行,以交通文明提升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巧家縣于2021年11月啟動縣城區道路智慧交通系統提升建設工程項目,并于2022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至此,巧家縣智慧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正式啟用。
“自巧家縣智慧交通管控綜合應用平臺建成以來,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提升了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識。尤其是針對行人闖紅燈的行為,除交警勸導外,還運用系統的信號燈指示、語音提示、LED大屏等功能,對交通違法者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從而提高市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為市民營造一個安全、暢通、高效、文明的城市道路交通環境。”巧家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楊云川如是說。
據了解,智慧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分為交通大腦、數據魔方、實時管理、大屏可視化、路況監測、指揮調度等13大功能模塊。巧家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結合實際,在堂瑯大道巧家縣第三中學路口、花橋街路口、交通運輸局路口、信用聯社路口、玉屏派出所門口、紅衛街上路口、青年路馬家橋路口等人流量大的十字路口安裝了7塊LED顯示屏,對行人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進行實時曝光。當綠燈亮起時,人行橫道兩邊的紅綠燈就同步傳來提醒市民通行的語音提示;當紅燈亮起時,市民自覺耐心等待。同時,十字路口的攝像頭會快速抓拍行人闖紅燈的圖像,并將其曝光在路邊的電子顯示屏上,對行人闖紅燈行為予以警示,令行人過馬路時更加規范。
“創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責,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爭做文明創建的踐行者。”市民楊永艷說,以前過馬路時沒有語音提示,也沒有顯示屏曝光,她曾經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只要沒有車經過時,有的人就抱著僥幸心理闖紅燈。現在有了這個系統后,如果有不文明行為發生,就會在配套的電子屏上播放,闖紅燈的人被曝光后也會感到“臉紅”。
當天中午12時,車流中,幾名交警正在新華路與紅衛街路口執勤,有一行動不便的老人想通過該路口,但老人行動十分緩慢,當老人走到一半時,紅燈就亮了,當時車流量較大,非常危險。于是,一名交警馬上跑過去攙扶老人,另一名交警指揮過往車輛讓行,把老人護送到了安全地帶,并囑咐老人要注意安全。
“雖然有了智慧交通綜合管控平臺對行人闖紅燈進行約束,但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幫助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幫助有需要的行人過馬路也是我們在日常執勤時的常態化工作。”對于攙扶老人過馬路這個暖心的舉動,楊云川覺得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現在是紅燈,不能過去,要等綠燈亮了才能過去。”在新華路與紅衛街交叉路口人行橫道的一端,一位耄耋老人正用樸實的語言提醒市民們要遵守交通規則。她叫普有珍,今年80歲。她說:“這些執勤的交警非常辛苦,我們老人也要文明出行,在通過十字路口時,應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規則,增強安全意識,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