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飛機和高鐵連接的是浮梁的速度,那城鄉公交代表的就是浮梁的溫度。在出行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城鄉公交正不緊不慢,以它獨特的溫情和節奏為鄉親們帶來無限希望。
“以前破舊的班車坐一趟得23元,經常人擠人、腳踩腳。現在的城鄉公交換了新車,票價只售8元,冬暖夏涼,班次又多,不超載、人人有座。”在浮梁工作近4年、幾乎每周都要乘車回鄉下陪伴父母的劉心對城鄉公交的“華麗轉身”深有體會。“常回家看看”的幸福,被城鄉公交“載”著送進了千家萬戶。
城鄉公交的提升,只是浮梁縣交通運輸部門大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的一個生動縮影。公交串聯起的一條條便利“城鄉路”,構筑起了線路布局合理、站點配套完善、道路通行順暢、車況性能良好、價格實惠為民的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網絡,助推浮梁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早上6點30,司機鄭師傅來到車站,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他駕駛的是從縣城到經公橋鎮的公交車,這趟車全程70公里,需要80分鐘,票價6元。在這些城鄉公交上,既有往來的百姓,又有蔬菜、水果、農特產等。這些城鄉公交看似步伐不快,實則日復一日傳遞著人間煙火,承載沿線百姓勤勞致富的美好愿景。“有了公交以后,價格比以前實惠多了,路況也好了。”乘客鄭先生表示。
車內的乘客多了,而車外的景色也在變化著。“像司機鄭師傅這樣往返于縣城和各鄉鎮間的公交車線路,我們開行了24條,投入車輛52臺。”浮梁縣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總經理占遠程介紹。走走停停的城鄉公交,滿載鄉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希望。放眼浮梁大地,一條條“公交路”仍在不斷延伸,宛若撥動一根根琴弦,奏響著安居樂業的動人樂章。隨著新增公交線路的持續開通,一輛輛公交車將把幸福送達浮梁每一個角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