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公交
受理市民訴求量同比下降28.7%,
以往
反
映較多的問題,
也逐漸被真誠的點贊取代。
“通勤效率提升啦”
“孩子坐公交上學放心又省心”
……
訴求數量下降及收獲肯定的背后,
成都公交做了哪些努力?
有什么秘訣?
我們馬上為您揭秘,
一起來看看吧~
打通“最后一公里”
城市通勤幸福滿滿
提升公交地鐵換乘體驗
服務“7+1”區域快速進城
延伸線路功能
解決通學困難
……
大家對于公交線路的各種期待
我們都在用心回應
下了公交還要走幾百米才到地鐵站,本打工人表示真的有點累。
我們秉持“地鐵到站、公交到家”的公共交通新思路,新開和調整了接駁地鐵的常規公交線路25條,把“5+1”區域地鐵站點50米范圍內公交站點配置比例由88%提升到了93%,利用橋下空間與城市建筑物形態打造了10個巴士換乘站,還攜手成都地鐵在各自的站點內互設了接駁信息指引,努力讓寶子們的公交地鐵換乘體驗感越來越好!
我住在龍泉驛,進城好惱火哦,不曉得能不能解決一下?
我們通過新開快速公交K6、K7線,填補了洛帶、陽光城片區地鐵覆蓋盲區,龍泉驛的友友們可以快速進城啦!
我是高新南區的,要出門逛街、要接送娃娃、生病要看醫生,好希望有條線路同時滿足這些需求。
我們對高新南區部分微循環線路進行了“微改支”優化,串聯起商業區、學校和醫院,線路服務功能更加豐富咯!
每次開車去學校接娃兒,擠得不得了,來輛車把娃娃些‘打包’帶回來該多好!
我們特意為同學們和家長們開通了家校專線,從“家門口”直達“校門口”,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呢!
從我們錦水花鄉到中和菜市點都不方便,可不可以給我們開通公交?
412路公交來了!現在婆婆們去買菜方便多了吧!
借助“最強大腦”
精準排班效率滿滿
“我發現最近等車時間變短了,現在等車的時候都不敢埋頭耍手機,隨時都要注意到車子是不是來了,車里也不咋個擠了,坐起很舒服。”
“因為工作性質,我老是加班到很晚。有一天偶然看見K1線11點過還在高架上跑,一查發現延時運營到凌晨12點半了,從那以后它就開始陪我回家了,想想真的很溫暖!”
在這些“大拇指”的背后,成都公交“智慧大腦”——公交運營調度指揮中心(BOCC系統)高效運轉著。
精準掌握客流出行規律、自動排班發班和配置車型、實時監控預警車輛運營情況和車廂擁擠度……BOCC系統的強大功能將人、車、線路串聯起來,讓班次計劃和運力投放更科學、車輛準點發車率更提高,
“候車時間長”投訴率同比下降39%、“發車時間不準”投訴率同比下降25%。
過去的一年里,結合BOCC系統對客流需求的全面分析,我們還延長了35條線路的服務時間,平均延時超過20分鐘,“早出晚歸”的朋友們享受到了更加貼心的公交服務,
“提前發車、延遲收車”訴求率同比下降23%。
優化熱線平臺
公交服務溫馨滿滿
“叮鈴鈴……”
“您好……”公交熱線響一聲后,工作人員便接了起來,一邊耐心地傾聽詢問著,一邊飛速記錄下電話那端的訴求。
公交熱線作為市民朋友們反映出行訴求的主要渠道,在2022年底經歷了新一輪的升級改造,
來電接通率由87%提升至94%。
每一位熱線工作人員都秉持著“真誠服務 永不停步”的服務信念,盡己所能為來話人排憂解難。
針對“找車不方便”“標志看不清”等問題,我們對公交導視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
清晰指明乘車方向和路徑。
我們始終
心系老年乘客,
圍繞老年人就醫、鍛煉等出行需求,開行了27路、1085路適老專線,采用低地板車、配備便民箱……每個細節都體現出對老年人滿滿的關懷;配合將老年卡辦理年齡下調至65歲,免費乘車次數提高至100次/月,老年卡免費乘車新增3543.5萬人。
……
實現“全齡友好 幸福出行”的決心凝結成106條
客運管理標準,
為高品質的公交服務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系列
專題培訓和專項整改行動
讓一條條標準落到實處,服務方面的投訴率因而降了又降。
未來,成都公交還將
繼續提升服務效能,
積極搭建溝通渠道,
及時回應大家的訴求。
同時,也歡迎大家
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哦。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