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細心的市民在路面上發現了一類新標識:內有左出箭頭的黃色區域、減速禮讓線、公交車圖案、三角形等,這是深圳最新推出的公交優先出站創新試點,也是全國公共交通領域的首次嘗試。
據深圳交通部門研究分析,公交??空?、交叉口、交織區等關鍵節點是造成公交運行延誤的主要因素,部分線路高峰期在瓶頸節點的延誤時間甚至超過全程時間的50%。如何解決交叉口、港灣式停靠站高峰期公交車出站難、變道難?深圳交通部門研究推出了公交優先出站模式。
據介紹,公交優先出站模式的核心在于,在公交停靠站附近設置公交優先出站區域。在公交車輛即將出站時,社會車輛需禮讓,確保公交車輛優先通行。為了讓公交優先出站具備可操作性,深圳交通部門結合道路交通標識標線有關規定,經實地調研與多方研討,制訂了公交優先出站標識設置指引。通過設置地面標識和路側標志,引導社會車輛進入或駛離公交優先出站區域時,應禮讓公交車輛;社會車輛通過公交優先出站區域時,應迅速駛離該區域,不得在該區域停車(因道路擁堵不能駛離的情況除外)。
目前深圳交通部門已在蓮花一村公交站、寶安交通運輸局①、②公交站和坪山高級中學公交站率先完成公交優先出站標識標線施畫,標志著全市首批公交優先出站試點順利完成。措施推出后,受到公交乘客,尤其是公交司機的歡迎,既能提高公交運行效率,又可以緩解公交司機出站時的高度緊張狀態。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