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譙城公交顏集鎮李集線終點站正式延伸至白廟村,這是繼譙城區至鹿邑省際毗鄰公交之后開通的又一條省際公交線路。這條線路的公交車從亳州客運東站與夏邑縣白廟村同時雙向對開。譙城公交到達白廟村后,與夏邑至白廟公交線路實現無縫對接、零距離換乘。
譙城夏邑公交“牽手”
“這下我們去亳州就方便多了!”10月23日上午6點30分,來自譙城區的一輛跨省公交車,準點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馬頭鎮白廟村拉上乘客,向亳州方向徐徐開出,白廟村黨支部副書記張玉超異常興奮。
據介紹,馬頭鎮距離夏邑縣城30多公里,距離亳州市區僅25公里,這里的群眾到亳州乘火車、高鐵、購物的更多,但過去因不通公交車,村民大多騎電動車“輾轉”到三公里外的李集村乘譙城公交再到亳州市區,現在線路延伸,村民到亳州更方便了。
據悉,此條省際公交線路,日擬運行48個班次,運行時間6:30-18:00,票價執行一票制春秋季1元,空調運行時票價2元;對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及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傷殘軍人、英烈遺屬、因公致殘人民警察、盲人、二級以上肢體殘疾人、身高1.3米以下的兒童等人員按規定實行免費乘車。
兩地往來更加便利
“早上坐車到亳州,吃個牛肉饃再回來,啥事都不耽誤!”白廟村村民段養敬高興地說,他以后要到亳州多逛逛,看看花戲樓、曹操運兵道,逛逛中藥材交易市場。
張玉超說,在亳州中藥材產業的輻射下,馬頭鎮許多村民到亳州做中藥材生意,目前鎮里種植的白芍、牡丹等中藥材達一萬余畝,“以后這些村民到亳州做生意坐公交車就去了”。
當天,也有不少亳州市民乘公交來到白廟村,轉乘白廟至夏邑縣的110路公交車,到夏邑縣城玩一玩。“我從來沒去過夏邑,得知今天這條省際公交路線開通,就特地乘車到夏邑看看。”亳州市民褚新德說。
家住市區和平路的市民付培琪的婆婆住在夏邑縣,過去婆婆要看孫子,需要她專門開車回老家去接,現在婆婆自己乘公交車就可以到亳州城區了。
織密省際公交路網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這條省際公交的開通,來源于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帶你看交通”抖音直播中網友的“呼聲”。
今年4月19日,我市首條省際毗鄰公交——譙城至鹿邑省際公交正式運營后,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善豹乘坐譙城至鹿邑公交進行了一場體驗式直播,網友要求開通譙城至夏邑縣、鄲城縣、虞城縣等公交線路的“呼聲”很高。
下線后,孫善豹立即安排有關人員進行實地調研,積極與河南省商丘、周口市、縣交通運輸部門對接協商,并拿出可行性方案,同時就開通譙城至夏邑省際公交事宜多次與商丘市交通運輸局主要負責人進行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
為開通譙城至夏邑省際公交,市交通運輸局積極爭取資金40萬元用于譙城公交運營補貼。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最終確定具體開通方案。
亳州作為長三角連接中原經濟區的橋頭堡,近年來聚力打造省際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向外積極促進區域互聯互通,不斷加強與周邊省市的路網協作,提升了兄弟城市間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運轉效率。其中,城際毗鄰公交線路的開通就是重要一環。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相鄰河南省鄲城縣、虞城縣等公交線路的開通,織好省際公交‘一張網’,滿足廣大群眾出行需求,為亳州發展提供交通支撐。”孫善豹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