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市公交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既要加強對公交企業的政策支持,也要提升公交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交通運輸部10月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高博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近日,交通運輸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若干意見》)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目前多地城市公交運營確實存在一些困難?!备卟┨寡?,發展健康可持續的公共交通,既要“輸血”,也要“造血”?!度舾梢庖姟诽岢隽?個方面15項具體舉措,深入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
《若干意見》明確,加大對公交運營的支持力度,保障公交優先通行、便利通行;加大公共財政支持力度,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增強政府對公交企業的扶持;加大服務質量提升力度,優化公交線路、創新公交經營模式。
實施成本核算 動態調整價格
目前,多地公交執行的都是低票價,與其運營成本差距較大。記者了解到,在“輸血”方面,多個城市已開始積極探索。
為提升公交企業發展積極性、保障群眾日常出行需求,遼寧省沈陽市交通運輸部門近20年來首次對城市公交基礎票制進行調整,城郊公交線路空調車起步價由1元調整為2元,同時整合普通IC卡、通用月票IC卡,實施公交票價階梯式優惠,鼓勵“多乘多惠”。
今年8月,廣東省廣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向社會征求意見,擬取消日班車線路1元票價,并優化按里程分段收費模式,恢復日班車線路起步價格2元,同時取消5元票價線路營運里程上限。
公交企業主要收入來源是乘車票款和政府補貼,目前多地財政面臨較大壓力,適度調高票價,可有效保障公交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若干意見》提出,綜合考慮城市規模、群眾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確定城市公交服務標準,平等對待不同所有制運營主體,因地制宜建立并實施成本核算和補貼補償制度;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價格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城市公共交通現有價格水平開展評估并及時優化調整,對定制公交等線路實行政府指導價或市場調節價;對遠郊等長距離運營線路,可探索采用按里程計價方式。
對于發展迅猛的新能源公交車,《若干意見》明確,加強新能源公交車充電保障,完善峰谷分時電價政策,保障新能源公交車夜間充電執行低谷電價,鼓勵在日間設置部分低谷電價時段,降低公交企業成本。
拓展增值服務 用地綜合開發
面對經營壓力和困難,堅持目標引領和問題導向,積極主動改革創新,建立適應新常態的公交經營發展模式,才能切實為公交企業“造血”,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在“造血”方面,《若干意見》提出,提升公交吸引力,促進常規地面公交與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有效銜接融合,發展微循環公交服務,開通通勤、通學、就醫等定制公交線路;支持多元化經營,支持發展“公交﹢旅游”服務模式,支持公交樞紐場站拓展旅游功能,支持城市公交企業拓展廣告業務和面向社會的增值服務;盤活存量資源,加快落實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綜合開發政策,建立公交樞紐場站用地綜合開發收益反哺機制,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
多地將公交優先發展理念落到實處,將完善硬件設施、優化細化服務、提升核心競爭力作為推動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山東省濟南市打造6條市內“敬老愛老”品牌定制線路,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開行14年,河南省鄭州市快速公交線網持續優化完善,累計客運量突破26億人次,為市民公共出行帶來極大便利……
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推進精準施劃公交專用道并動態靈活調整模式,強化公交專用道的使用監管,取得積極成效;結合公眾出行需求和公交運營實際,按需靈活設置,動態優化調整,保障多場景公交路權優先。
截至今年7月,成都市已建成公交專用道107條,日均運送乘客221萬人次;依托公交專用道網絡,布局190條快干線公交,早晚高峰期公交專用路段公交運行時速達20公里,有效提升公交運行效率。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