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謀發展,做群眾“代言人”。在新華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胸懷人民期望,肩負人民重托,主動聽民情、傳民聲、解民困,自覺做建言獻策、服務發展、聯系群眾和干事創業的表率,以實際行動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講話精神,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鏗鏘誓言。讓我們一同來領略他們的風采……
“計劃更換多少臺氫能公交車?”“每年氫能用量多少?”——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前,我跑了不少公交場站和加氫站,了解城市公交系統氫能汽車的應用情況。
作為一種二次能源,氫能具有來源多樣、終端零排、用途廣泛等優勢。我在氫能一線干了20多年,參與了2號加氫裝置操作方案切換等項目攻關,在加氫精制、催化重整等方面推動解決了一些技術難題,也在思考如何讓氫能實現更多應用,交通運輸是我關注的一個重點領域。
我國氫能交通產業近年來加快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顯著增長,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等氫能產業先行發展區。但在長期的實地調研中,我發現氫能交通全產業鏈市場化程度總體較低,政策優惠和財政補貼落地慢,尚未形成有效的產業化、規模化經濟利用,加氫站受建設運營成本較高的困擾。對此,建議進一步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引導石化、煤炭、郵政、電商配送等行業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把更多傳統加油站升級為綜合加能站。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作為一名基層代表,我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多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建言獻策。
特別推薦: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JGxgLEl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