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7日報道,根據歐洲投資銀行(EIB)支持的一項研究,埃及政府內閣信息和決策支持中心(IDSC)表示,到2035年前,非洲有潛力每年生產價值1萬億歐元(18.3萬億南非蘭特)的綠色氫氣,使非洲能夠出口燃料并促進當地工業的發展。
這是彭博全球新聞社發布的一篇報道。
歐洲投資銀行及其合作伙伴非盟和國際太陽能聯盟在發布的報告中表示,通過利用世界上最好的太陽能資源,到2030年前,非洲大陸上的一些國家可以生產這種燃料,這種燃料是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來制造的,成本每公斤不到2歐元。
由于世界尋找導致氣候變暖的化石燃料的替代品,以及歐洲尋求減少對管道天然氣的依賴,全球對氫氣這種清潔燃料的需求正在飆升。
研究人員認為,清潔燃料氫氣將在非洲大陸的三個主要樞紐生產——埃及、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亞的西北部樞紐,以及納米比亞和南非的南部樞紐。
他們說,盡管這些國家生產這種燃料的計劃最先進,但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和莫桑比克等其他一些國家也有可能開始生產氫氣。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