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鳴的機器開足了馬力,高聳的塔吊不停地旋轉,在東岳150萬平方米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二期現場的工地上,到處可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目前氫能行業還處于發展初期,我們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號召,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由于前期項目建設和研發投入都比較大,公司資金吃緊,多虧了稅務部門,幫助我們及時享受到170余萬元的留抵退稅款,解了燃眉之急,給我們帶來很強的獲得感。這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制造業的關心扶持!”來自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伊泰錦說道。
今年以來,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享受留抵退稅、研發費加計扣除、專用設備抵免等稅收優惠1100余萬元,接下來,這部分資金將用于“150萬平方米燃料電池膜及配套化學品產業化項目”的設備采購和國家科技部重大研發項目。
山東東岳未來氫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9日,注冊資本4.3億元,是一家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核心部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高性能燃料電池膜等氫能材料、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以及高端含氟精細化學品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唯一、全球少數能夠同時量產全氟質子交換膜及全氟磺酸樹脂等特種含氟新材料的企業,也是國內率先實現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量產的企業,目前擁有完整的燃料電池膜產業鏈布局。
下一步,桓臺稅務部門將繼續精準高效落實留抵退稅政策,加快釋放政策紅利,讓大規模留抵退稅在幫扶市場主體減輕資金壓力、增強創新動力、激發發展活力等方面產生更大效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