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上海捷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氫科技”)、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富氫能”)、上海治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治臻股份”)3家氫能公司科創板IPO均變為中止(財報更新)狀態。
其中,捷氫科技主要致力于為行業提供燃料電池產品及工程服務,已完成多款燃料電池電堆和燃料電池系統的產品開發,功率涵蓋6kW~260kW,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城市客車、公路客車、輕中重型卡車、叉車、拖車等諸多領域。其科創板IPO申請于2022年6月28日被上交所受理,7月23日通過問詢。
國富氫能專業從事氫能“制儲運加用”裝備的設計、制造與技術服務,是國內領先的氫能裝備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在車載供氫系統及加氫站成套裝備領域,市場占有率均持續多年保持全國領先。科創板IPO申請于2022年6月29日被上交所受理,7月27日通過問詢。
治臻股份深耕氫能金屬極板領域十余年,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氫能金屬極板全鏈條解決方案。其科創板IPO申請于2022年6月30日被上交所受理,7月27日通過問詢。
3家企業科創板IPO申請幾乎在同一時間被受理,且在較短時間內通過了上交所問詢,總體還算順利,因財報更新而中止審核的情形也屬于正常程序,但其更新后的財報很有可能拖累其后續的IPO進程。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9-2021年間,捷氫科技營收分別為:1.12億元、2.47億元、5.8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5億元、-0.94億元、-0.59億元。
國富氫能營收分別為:1.76億元、2.51億元、3.3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18億元、-0.63億元、-0.70億元。
治臻股份營收分別為:0.28億元、0.70億元、2.2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1.31億元、0.20億元。
3家企業無論是在營收還是歸母凈利潤方面都沒有太多亮點,此舉也跟我國氫能市場發展密切相關。
自今年北京冬奧會以來,氫能產業熱度不減,關注度迅速提高,各地區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政策,將氫能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基石。
但從市場來看,氫能產業還難以實現“自我造血”,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研發卻較少有人“買單”。以“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為例,其在上市后卻連續兩年虧損,近期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上市,可見其資金壓力。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