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立異工作室”成立。這是國家電投在氫能方面“標新立異”的一個方面。“立異工作室”的全稱是“氫能立異研討和效果落地工作室”,成立宗旨是主動承接國家電投集團長江氫能小組“一帶兩端三代替+環保”長江經濟帶生態動力走廊發展構想,積極尋找項目使用場景。
長江氫能小組、“一帶兩端三代替+環保”、長江經濟帶生態動力走廊,這幾個詞無不體現著國家電投在氫能方面的野心和夢想。
國家電投是能源央企中比較早布局氫能的公司,他們充分利用綠電生產能力在制氫端頻頻拿下大型制氫項目;在儲運端,國電投的天然氣摻氫示范項目在國內開創先河;在下游端的氫燃料電池車領域,國電投的幾百輛氫能大巴車在冬奧會賽場引人矚目……這次成立“立異工作室”,意味著其在氫能技術創新和成果落地方面全面布局。國電投已經在氫能領域領先不少同類央企,它正在氫能領域下一盤“大棋局”。
國家電投東北公司成為這一方案的踐行者之一。今年3月11日,東北公司下屬燕山湖發電公司與朝陽市龍城區政府簽署綠電制氫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該公司創新解鎖“綠電+綠氫”發展模式,加速構建以綠電制氫、天然氣摻氫為支撐的氫能供應鏈。
根據協議,燕山湖發電公司投資 1.6 億元,在龍城區工商業區域開發建設 40 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作為電解制氫的純綠色電源支撐,同步投資 5000 萬元,擴建堿性水電解制氫站及配套氫氣壓縮和充裝設施,年制氫小時數達7000小時、制氫能力達629噸,制氫站建成后將創造不低于1000立方米/小時的綠氫產能。
國家電投東北公司正在通過此次綠電制氫示范項目的開展,進一步探索可離網光伏制氫關鍵技術,保障光伏制氫系統可靠性,打造集系統創建、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于一體的示范平臺,使之成為國內清潔能源制氫的先試與標桿示范。
除此之外,國家電投還通過多個制氫項目來參與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
今年4月19日,國家電投宣化風儲氫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取得張家口市行政審批局的核準批復,成為河北公司首個將新能源與儲能、氫能相結合的綜合智慧能源核準項目。
5月31日,億利潔能與國家電投內蒙古能源簽署合作協議,合作開發內蒙古杭錦旗庫布其沙漠EOD(簡稱”庫布其EOD項目”)即沙漠風光氫儲化一體化項目。
這一項目不僅為天然氣摻氫提供了試驗成果,還為國家電投氫能管道輸送、氫能綜合利用等后續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氫能源的運輸成本一直是制約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因素,目前,氫能儲運大多需鋪設專用管道或引入液態槽車運輸。天然氣摻氫并通過管道輸氫,則能夠降低氫能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的成本。
除了輸氫的實踐意義,在天然氣摻氫這一技術方向上,國家電投也有新的進展。2021年6月,國家電投所屬北京重型燃氣輪機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正式啟動30%摻氫燃機試驗示范項目。該項目計劃分為兩期:一期2021年12月底開展15%摻氫燃燒;二期2022年底開展30%摻氫燃燒,屆時機組將具備0%~30%摻氫運行條件下自由切換的靈活性。
2021年12月,國家電投荊門綠動電廠在運燃機成功實現15%摻氫燃燒改造和運行,機組具備了純天然氣和天然氣摻氫兩種運行模式的兼容能力。這是國家電投實現氫能綜合利用的重要一步。
這些氫能車就是國家電投集團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杰作。這家公司于2017年5月注冊成立,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南區,是國家電投集團創新基地。
今年3月,這家公司正式將簡稱定為國氫科技。2021年底,國氫科技A+輪增資引戰簽約儀式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成功舉辦,并混改增資共引入16家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募集資金10.8億元。國氫科技規劃在今年完成B輪融資,達到獨角獸水平,計劃在2023至2025年完成IPO,成為市值超千億的氫能領軍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氫科技已成立7家氫能產線子公司,分別涉及廣東、山東、湖北、浙江、吉林等省市地區。浙江寧波有寧波綠動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寧波氫遠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寧波綠動氫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湖北武漢有武漢綠動氫能能源署有限公司;吉林長春有長春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濟南有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佛山有佛山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7家分公司分別在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建設氫能產業基地,主要生產電堆、膜電極等全套氫燃料電池原料及電解水制氫設備等開發。這些公司正在推進膜材料、碳紙等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短板國產化進程。
5月12日,北京市經信局官網顯示,國家電投氫騰大巴成功入圍2021-2022年度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本次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申報,氫動力科技分別與北汽福田、宇通客車、國氫科技、北京綠氫科技、中油新能源等上下游單位組建了示范應用聯合體。國家電投氫騰大巴優異的運營成績,尤其是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的亮眼表現,得到了評審專家組的一致認可,最終成功入圍2021-2022北京市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項目。
自冬奧會結束后,氫騰大巴被投入航空公司接駁之用。目前國家電投氫騰大巴從海南航空北京基地陸續發車開始為海航航空旗下的海南航空、首都航空、金鹿公務等單位提供氫能接駁服務。
除此之外,國家電投還在不斷拓展應用場景,7月4日成立的“立異工作室”無疑是實驗之一。成立方包括三方:國家電投集團西南動力研討院有限公司、舜華新動力、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立異工作室定位為國家電投系統內的西南區域氫能科研工程化研討中心,后續將構建綠氫供應及輸出場景、氫能基礎設施建造、布局氫能工業基地與技術標準研討。
當前,國內氫能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在政策支持下,企業投資氫能產業熱情高漲。年初以來,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華電集團、三峽集團、中車集團、東方電氣、中國船舶、國家電網、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國電信等多家央企國企均已加速布局氫能產業。在這些企業中,國家電投作為最早布局氫能的央企之一,正在全力搶占能源發展制高點,打造核心競爭力。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