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客車展訊,今年以來,合肥新能源汽車這一首位產業迎來爆發性增長。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合肥眾多企業向“新”而生,向上生長,不斷發揮自身技術優勢,推出引領行業潮流的新產品。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景氣度高企,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興未艾,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移動充電樁:
“車找電”變成“電找車”
開著電動汽車,忽然缺電,附近又沒有充電樁,該怎么辦?日前,由國軒高科研發的移動充電樁在合肥正式“上崗”,從以前的車找電,變成現在的電找車。
9月6日中午,新能源車車主楊先生將自己的愛車停到了京臺高速合安段的豐樂服務區,打開手機“易佳電”小程序,為自己的愛車下了一個訂單。沒多久,一個“行走的充電樁”就找了過來。楊先生拿著充電手柄,熟練地給車充上了電。“移動充電樁可以直接來到車邊充電,真是太方便了,而且充電速度也很快。”楊先生對這樣的充電體驗表示贊嘆。在楊先生的手機上,充電電量、充電費用、充電時間等信息一目了然。
“該款產品不受車位限制,能最大化為車主提供服務。”據安徽易加能工作人員朱德華介紹,目前該產品在全國已投放1000臺,其中合肥市400臺,后續將加大在合肥的投放力度。
無人駕駛清掃車:
可承擔3~5個環衛工人工作量
每小時清掃范圍覆蓋5000平方米以上、可以承擔3~5個環衛工人的工作量……日前,合肥中科智馳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國首款10萬元以內的中型無人駕駛清掃車在合肥“問世”。
“無人清掃車‘驍清C01’從車輛底層、中央控制器、外觀造型到軟件算法全部由我們自主研發設計。”中科智馳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丁驥介紹,用戶可通過APP選擇全覆蓋清掃、沿邊清掃和特定區域清掃功能,產品具備自動充電、自動加水、低電缺水或塵滿時自動回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驍清C01”能夠自主作業,無需現場看管,最大程度上提高效率,有效解決環衛工人招人難、人力投入高等問題,重點為相對封閉園區環境提供智能清潔服務,可覆蓋工廠、機場、社區、公園、校區等多場景。
“今年我們的技術團隊在智能環衛領域又突破了眾多技術壁壘,成功將技術成果轉化落地,以低成本技術解決方案,推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無人駕駛清掃車。”丁驥介紹,未來公司將繼續致力于無人駕駛技術研發,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應用方案。
自動駕駛電動巴士:
可自主感應前方道路信息
往返工廠與研發中心,大眾安徽的自動駕駛電動巴士已經成為宿松路上一道“移動的風景”。
“這輛巴士可以乘坐9人,駕駛位置上坐著的,并非傳統意義的司機,而是預備突發狀況的安全員。依靠攝像機和激光雷達,這輛車可以有效掃描識別周圍障礙物,自主感應前方道路信息,實現自動駕駛。”大眾安徽物流規劃工程師丁夢楠介紹。
大眾安徽智慧物流項目今年4月正式啟動,其中L4級自動駕駛電動巴士往返于大眾安徽工廠與研發中心之間,穿行16個交通路口,全長約10km。自動駕駛電動巴士安裝了4個攝像頭、6個激光雷達、7個毫米波雷達,可識別每一種路況,自主感應前方道路信息,對交通信號燈、行人、自行車等進行有效視覺識別。
純電動洗掃車:
適應不同場景全方位清潔需求
經過一年多的潛心研發,日前,位于新站高新區的勁旅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引領行業的創新之作——首款客車造型的純電動洗掃車。
據介紹,該款洗掃車采用全電動設計,實現了零排放、低能耗、低噪音、低水耗、高清潔效率、長續航等環保作業的要求,適應不同場景下的全方位清潔需求。在作業方面,新產品的噴水時間、排污時間和電驅動時間都顯著延長,續航能力超過12小時,并且還裝備了更大容量的水箱和垃圾箱,能夠有效降低作業耗水量和排水次數。
“我們在‘三電’(電機、電池、電控)方面進行了深入優化,并對整車造型和各項指標進行了大規模的正向開發設計。公司對新能源產品的前景充滿信心,未來新能源產品的銷量將大幅上升。”勁旅環境副總裁徐迎春說。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