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宇通客車(12.910, 0.17, 1.33%)發布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累計實現客車銷量15134輛,同比增長30.84%;實現營業總收入111.14億元,同比增加34.5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29.17億元,展現了良好的經營態勢。
上半年,宇通客車實現銷量、營收、凈利潤三大指標全面增長,主要源于國內出行客運及旅游復蘇、海外客車等市場需求持續恢復,銷量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宇通以領袖之姿跑贏行業,再次展現龍頭企業穩固地位及自身發展韌性。
穩坐大中型客車市場“頭把交椅”,持續領跑行業
客車行業屬于弱周期行業,行業總量取決于居民出行總量和出行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國家及地方政策的影響。上半年國內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出行需求恢復、旅游市場強勢復蘇,國內大中型客車需求總量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上半年客車行業累計銷量為22萬輛,同比增長24.76%(數據來源:《汽車總站網》),宇通客車以30.84%(數據來源:《宇通客車半年報》)的增速全面跑贏行業,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大中型客車方面,據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行業共銷售7米以上客車36681輛,具體排名中,宇通客車以12954輛繼續穩居行業第一,市場占有率高達40.1%,持續穩健發展的態勢明顯,進一步夯實行業“王者”地位。
公交車批量交付臨沂、武漢、平江、常熟、天津、臺州、石家莊等地,助力當地公共交通運力升級;旅游客車駛入武夷山、張家界(7.280, 0.04, 0.55%)、西雙版納、蘭州、貴州、海南等熱門旅游地,為當地旅游業添磚加瓦;校車批量投運開平,為當地24所學校3700多名學生的上下學路保駕護航……今年上半年,宇通國內大單不斷,繪就一幅幅美好出行圖景。
以武漢為例,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宇通客車,總體保有量已超過3300輛,形成了涵蓋雙源無軌、智能網聯、快速公交、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多種形態在內的公共出行服務網絡,成為宇通不斷創新產品和豐富車型,以立體化公交解決方案賦能城市發展的直觀體現。
實現全球化飛躍,海外大單不斷成第二增長曲線
隨著中國客車產品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以及海外客車市場需求持續恢復,出口市場也成為促進客車市場增長的中堅力量。今年上半年,行業累計出口客車5.11萬輛,同比增長近1倍(數據來源:汽車總站網)。
在大中型客車出口方面,宇通同樣領跑行業。今年以來,550輛宇通中高端公路客車陸續駛入沙特阿拉伯,實現開門紅;烏茲別克斯坦800輛大單發運,創下中國對烏茲別克斯坦客車出口新紀錄;哈薩克斯坦更先后斬獲150輛和224輛客車大單。據中國客車信息統計網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宇通出口大中型客車4094輛,同比增長119.5%,增幅略高于行業,占中國大中型客車出口份額的28.2%;產品結構和出口區域與中國整體出口基本一致。
截至目前,宇通已累計出口各類客車超90000輛,海外銷售和服務網絡實現全球目標市場布局。而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宇通客車更是在新能源領域“換道超車”,在海外30多個國家或地區形成批量銷售并實現良好運營。
堅守長期主義,研發支出繼續保持高位
產品全球競爭力穩固,國內外市場大單不斷,離不開宇通多年來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以保持核心競爭力。上半年,宇通研發支出6.9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24%,在同行業中居于較高水平,主要投向國內超能巴士C11E 2023款、跨界巴士C8E 跨界版等產品開發與升級;海外高端公交U系列、高端旅游T系列等產品開發;T7高端商務車產品升級。從研發投入方向中,不難看出宇通直指新能源及高端客車市場的決心。
雖然在新能源產業布局方面擁有先發優勢,宇通并沒有就此止步。今年6月,宇通正式發布了最新技術躍遷成果——睿控E平臺,通過對核心硬件的自研能力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宇通技術研發專家對硬件進行模塊化集成,軟硬件的深度融合在大幅提升產品安全、可靠、高效的同時,能滿足各個細分市場的特殊需求。
同時,在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協同發展的“三鏈能力”加持下,宇通實現了整車產品譜系開發,用產品和解決方案不斷探索新能源全場景化運營,并通過產品技術創新、管理革新帶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與市場成熟。堅持長期主義,大比例投入研發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僅在報告期內,宇通就收獲了“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全國客車行業質量領軍企業”等多項榮譽。
隨著國內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落地見效,宏觀經濟持續好轉,疊加旅游復蘇延續、老舊車輛淘汰更新、氫能產業發展帶動、“十四五”期間示范項目創建、氫能產業帶動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智能交通推動城市微循環公交發展等利好因素,預計國內行業超半數需求將在下半年釋放。
而在全球踐行碳中和的背景下,以歐洲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客車需求強勁,此外,伴隨亞非拉市場結構性機遇以及“一帶一路”帶來的契機,海外市場需求預計仍將延續增長態勢。而宇通客車強有力的“三鏈能力”,也將為其在下一輪的競爭中保持領軍優勢打下堅實的基礎。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