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陽石化煉油二部完成4萬立方米/時制氫裝置大負荷生產狀態(tài)下的綜合能力考查標定。整個標定過程用時72小時,平均產氫量為每小時3萬立方米。這標志著石科院自主研發(fā)的節(jié)能型蒸汽重整制氫RSR系列催化劑在洛陽石化實現首次工業(yè)應用。
新型RSR系列制氫催化劑具有活性高、床層壓降小、抗積炭等特點,可有效降低制氫裝置系統能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促進清潔生產。
標定期間,該部對轉化爐實施運行部、區(qū)域、班組三級特護,確保爐膛溫度、氧含量、排煙溫度均控制在指標范圍內;鍋爐給水泵P6101可以滿足大負荷運行的需要,煙氣排放符合環(huán)保指標要求,未出現超標現象。崗位職工用心調整操作、精心維護設備,保證了高負荷標定工作的順利完成,裝置各項指標均處于裝置建成以來的最好水平。
為最大程度地保證裝置高效運行,他們借鑒北海、泉州等單位先進做法,并聯系國宏天成、洛陽院,整定控制回路,極大減輕了操作強度;通過DCS新上火嘴分布圖,取代了傳統點火手工比對,既準確又便捷。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fā)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guī)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tài)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guī)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