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知名數據分析網站艾瑞咨詢發布一則名為:撥云霧,睹“氫”天——從氫能源產業鏈看行業發展的行業報告。報告稱我國碳排放量位列全球第一,長期發展會導致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且能源危機日益顯著,已嚴重威脅到我國在國際中的能源發展地位,促使我國走上發展新能源之路。其中氫能憑借:取環保、獲多元、儲有量、用有需且高效,既為燃料亦為能源發展使用,成為我國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要路徑。
自從氫氣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就從未停止對它的研究。通過目前對氫氣屬性的認知來看,氫能的應用領域將呈現多元化拓展,在儲能、燃料、化工、鋼鐵冶金等領域應用必將越來越廣泛。
01氫儲能
我國地大物博,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風能、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日臻成熟,但風電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和隨機性,影響了其并網供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削弱了電力系統的調峰力度。隨著氫能技術及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氫儲能系統的加入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02氫原料
目前全球約55%的氫需求用于氨合成,25%用于煉油廠加氫生產,10%用于甲醇生產,10%用于其他行業。隨著我國科技、工業水平的不斷發展,在石油煉制等石化領域將會越來越多地用到加氫技術。
03合成燃料
氫氣同樣可以通過與二氧化碳反應合成簡單的含碳化合物,如甲醇、甲烷、甲酸或甲醛等。這些化合物液化后易存儲、方便運輸、能量密度高、不易爆炸,并且作為液態燃料實質上可以達成零碳排放,是一種適合于除輸電之外的可再生能源儲存和運輸模式。
04氫還原劑
鋼鐵冶煉過程中,采用焦炭作為鐵礦的還原劑,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及多種有害氣體。鋼鐵冶金作為我國第二大碳排放來源,亟待發展深度脫碳工藝。用氫氣代替焦炭作為還原劑,反應產物為水,可以大幅度降低碳排放量,促進清潔型冶金轉型。
06氫產業的現狀和機遇
雖然氫產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目前真正被應用到生活中的,還是鳳毛麟角。比如氫能源的利用,也僅出現在一些高精尖技術領域。從各省發布的一些報告中也能看出,氫產業目前仍停留在布局和政策扶持階段。值得欣慰的是,全國各個地區都在行動,山西省氫能產業鏈將重點推動9個項目建設,總投資135.6億元,2022年預計完成投資40.6億元;上海也提出規劃,到2025年,上海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